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养生人群 > 中老年 > 养生类谣言盘踞中老年朋友圈

养生类谣言盘踞中老年朋友圈

时间:2018-01-15 15:54  来源:  阅读次数: 复制分享 我要评论

新疆网讯(记者郝玉报道)“真不该轻易相信朋友圈。”57岁的樊新华(化名)说,他从朋友圈里找人代购了一盒养生保健品,才吃了两粒就晕倒在自家客厅。在医院一检查,竟是低血糖。

记者走访发现,养生保健、食品安全信息在网络广为传播,尤其在微信朋友圈,更是深受中老年人的青睐,樊新华就是其中一员。经医生核实,樊新华转发的31条养生保健信息中,17条都是谣言。而记者在对50多位使用微信的中老年进行调查,发现其中只有3人未转发过养生保健信息。

事例:朋友圈保健品“放倒”糖尿病患者

樊新华患糖尿病十余年了,两年前办了内退,一直在吃医院开的降糖药。上个月,朋友圈里一篇“糖尿病福音”的文章吸引了他。这条信息是他的一位老战友转发的,文章介绍了一种降糖保健品,承诺包治糖尿病。樊新华看到后心动了,给老战友打电话,可对方却说不知情,只是随手转发。于是,樊新华按照文章留的联系方式,拨通了销售电话。一打听,保健品叫“唐并消”,是香港一家科学研究院生产,单盒650元。

当晚樊新华跟儿子商量,通过微信转账的方式买了一盒。5月11日,樊新华午饭后吃了两粒,几个钟头后晕倒在客厅。被家属紧急送到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后,被诊断为低血糖、血钾升高,伴随着肾功能受损。

打开樊新华的朋友圈,不乏抓人眼球的信息:葵花籽是致癌之首;一个鸡蛋就能甩掉老花眼;桃子与西瓜一起吃产生剧毒……

“大部分信息不属实。”新医大二附院营养科主任王桂玲说,像樊新华这样,因相信虚假信息,乱吃保健品导致身体功能失调的患者不是个例,而且基本上都是中老年人。

现状:谣言借心理效应得势

一边是老人被谣言迷惑,另一边,儿女们也饱受父母转发“养生鸡汤”的折磨。

乌鲁木齐市第四人民医院老年科主任成建芬说,之所以谣言在中老年圈子得势,是借助了心理效应。相比年轻人,中老年人更在意日常的个人健康问题。而转发这些内容的人,则是出于一种求关注、求交流的心态,渴望用有用的信息来与他人交流。而正是这种“求关注”的心理,让甄别能力弱的老人,很容易相信朋友圈的熟人推荐。

成建芬说,谣言与事实真相“鱼龙混杂”,不易甄别,也不易取证。不少中老年人缺乏对信息的鉴别能力,认为微信里分享不会有假,给谣言创造了蔓延的温床。

澄清:任何养生观念都不会绝对化

根据近日国家食品安全办联合多部门举行的第八届食品安全论坛发布的数据显示,食品安全谣言占网络谣言传播量的45%,位居第一。

新疆营养学会副理事长、自治区疾病控制预防中心公共卫生科主任、营养学主任医师葩泽·买买提说,任何养生观念都不会绝对化,看到“包治”“绝对”“一定”等绝对化标题,谣言的可能性很大。

泽·买买提说,在甄别海量养生信息前,中老年人首先要了解养生的基本常识,其一是除母乳外,没有单一食物可以满足人体所有健康需要;其二人体所需营养素有40多种,并非越多越好。

吃洋葱降血压,吃西兰花抗癌,虾和维生素C 一起吃会中毒……“这些说法都并不准确,因为要基于一定的量。”葩丽泽·买买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