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养生人群 > 中老年 > 水头埕边村:创老年学校28年谱乡村孝道新风

水头埕边村:创老年学校28年谱乡村孝道新风

时间:2018-10-11 08:12  来源:  阅读次数: 复制分享 我要评论

■本报记者蔡静琦文/图

重阳将近,在水头镇埕边村老人会里,10多位老年人围坐在一起,商讨重阳节当天的活动事宜。

“今年重阳节照常举办‘老少同乐’节目表演,此外,还举行‘关工委综合大楼’的剪彩仪式以及为本村12对钻石婚、21对金婚老人举办婚庆,为80岁以上耄耋老人祝寿。”埕边村老人会常务副会长高振良说。

兴建老年活动场所丰富老年人生活

10日上午,记者来到水头镇埕边村,在著名的双灵寺前有一大片空旷的广场,除了停有的数十辆轿车,还有很多的运动器材,而其对面是一栋三层楼高的建筑和两栋铁皮搭建的室内活动馆。

三层楼高的建筑上挂着几个红字:埕边村委会。高振良告诉记者,这栋楼是老年学校,于2006年建成并投入使用。去年才将三楼借给村委会办公,而前面的这些广场、运动器械和铁棚活动馆则组成了埕边村的活动中心。

“埕边村的老年学校历史颇为久远,距今有28年之久。”高振良说,刚开始授课是在户外的铁棚底下,之后迁移到了颂夫堂,2006年老年学校大楼建成,此后就一直固定在此。春秋两季授课,从未间断,授课内容也变得更为丰富,有讲孝道、历史、保健、诗词、对联等。

高振良认为,正因为老年学校的普及,所以埕边村的孝道文化特别浓厚。村里乡贤、企业家特别关注老年人生活,主动捐资兴建老年活动场所,赞助乡村文化活动,让埕边村的老年人生活其乐融融。

据了解,埕边村户籍人口有2000余人,60岁以上有400多人,80岁以上的有105人,100岁以上的有3人,钻石婚有12对,金婚有21对,是一个相当长寿的村庄。每年重阳节、春节,老人会和村委会都会带礼品或者礼金慰问60岁以上的老人,让他们享受“老有所养,老有所依”的晚年生活。

组建乐队无偿服务村里红白喜事

埕边村是个华侨村,上世纪八十年代,全村有1000多名华侨,生活相对富足。故而不少家庭,在操办红白喜事,喜欢人多,热闹。遇上丧事,要请上5-8支乐队,看似风光,实为铺张。

作为全村的意见领袖,老人会成员们觉得,与其死后铺张,不如生前厚养。于是,倡议简办丧事,乐队缩减为3支,不发雨伞和香烟,也不搞宴席。

此后,为了节省村民的开支,老人会和村委会还组织成立了军鼓队和腰鼓队,并购置统一的服装和设备,让其为全村的红白喜事无偿服务。

“请一支乐队少则也要两三千元,阵势大一点的就近万元了。”埕边村党支部书记高建全告诉记者,自从组建了军鼓队和腰鼓队后,不但丰富了村里中老年人的业余生活,还为村民省下一大笔乐队费用。也有部分村民,把丧事省下的钱,捐给老人会,用于村里公共场所建设或者扶贫助学。

“这是一个良性循环过程,简办丧事不但可以减轻村民负担,有财力的还可以反哺,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高建全说。

提供室内体育馆无偿供村民办酒席

在占地15亩的埕边村活动中心,这里每年都举办全镇老年广场舞邀请赛,以及市级老年篮球邀请赛、排球邀请赛等,元宵节期间,还举办名震周边乡镇的游园活动,猜灯谜、跳火群,好不热闹。

除了举办活动,埕边村活动中心的室内体育馆还有着其他大用处。埕边村村委会副主任高铭瑜指着一处由铁皮搭成的老年体育馆说,这个体育馆可以容纳60桌宴席,每年春节将近,村里结婚的人多,就有村民直接申请在此办。

“你看,旁边还有一个铁皮搭的厨房,村民在此办酒席,不用从大老远处把菜端过来。可以把临时厨房直接搬到这来。”高铭瑜说,体育馆是无偿借给村民用的,只要村民用完后,及时做好清洁工作即可。

而在体育馆旁,记者看到了一处新建的三层楼,铁门紧闭着。高铭瑜说,这栋大楼就是关工委综合楼,今年6月份动工,历经四个半月,已经完工,将于本月15日进行验收,17日剪彩。

据介绍,这栋楼是埕边村为关心下一代教育而建的大楼,里面设有六室一展,包括电脑室、娱乐室、心理咨询室、南音室等。

在埕边村老人会会长高建平看来,和谐文明新农村,就是要努力营造老少两代和谐相处的良好氛围,做到“老少互动、双向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