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养生人群 > 中老年 > 惠州新农人新农事

惠州新农人新农事

时间:2018-09-23 17:36  来源:  阅读次数: 复制分享 我要评论

千百年来,面朝黄土背朝天、早出晚归赴农耕、靠天吃饭祈丰年,是万千中国农民的标签。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农民守着一亩三分地,养活一家老与小。随着时代的变迁,科技的进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农业产业化与技术化不断深入,农民“靠天吃饭”的状况正在改变,新一代农业人不仅仅是“洗脚上田”,更是带着“农业+”回归农田和农村,不断为我们带来农业的新气象。下面这三位惠州新农业人经历,是三代惠州农业人的真实写照,如今的他们,在田间地头与第一产业中演绎着现代农业生活,为我们展示了新农人的丰收节故事。

策划君说:

今年9月23日是二十四节气的秋分,也是首个“中国农民丰收节”——第一个在国家层面专门为农民设立的节日。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农民的变化在广东尤为明显,惠州亦然。从解决温饱到分田到户,从靠天吃饭到洗脚上田,从水牛犁耙到农机滴滴,从竹林矮房到美丽乡村,惠州农村的变迁与农民的改变,也在见证着时代的巨大飞跃和中国梦的步步实现。

A 以前下乡收粮现在合作种粮

从农民到粮食加工销售60后吴素文亲历惠州粮食变迁历程

儿时缺吃少粮,为生存曾被母亲送给富有人家;少年出门打工,兜转两年回到粮食行业;青年创业,出外省收粮被禁锢敲诈;中年公司转型升级,遭遇金融危机……人生经历跌宕起伏是真的,不忘初心早谋思变亦是真的,从1986年进入粮食行业,深耕细作30余载,吴素文亲历了改革初期以来惠州粮食行业的变迁,成立了迄今在业界闻名的惠州市煌粮实业有限公司。

历艰苦

儿时遇天灾 母亲将他送人

吴素文生于1967年,老家是惠阳西枝江边的一个农村。那是个缺吃少粮的年代,大家经常吃木薯,加上没有油水不易消化,经常吃得肚子胀胀的,13岁那年,他吃木薯中了毒,差点没能救过来。“别看现在木薯在酒店里当健康粗粮高价包装销售,我们那代人都吃怕。”

那时还是有生产队的年代,“大锅饭”体制加上水利设施未完善,技术未革新,农民耕种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且积极性不高。吴素文记得很清楚,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农田亩产仅两三百公斤,他们村人口多,并不够吃。1976年,父亲去世,留下妻儿6人,日子过得艰难。

如果遇上天灾,那时风险抵御力差的农民有不少把儿女送人。1979年,西枝江发大洪水,吴素文家的房子被冲掉,农田被淹,收成损失巨大。为了让子女存活下去,母亲把老三吴素文送给东莞石龙一户富有人家,“象征性收一点点钱”。

吴素文还记得,当时是在惠州码头上船,年仅12岁的他懂得母亲的苦心,却拒绝接受命运的安排,硬是沿着江边一路跑回老家。

遇改革

分田到户 全村变得朝气勃勃

广东位于改革开放前沿,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分田到户,打破“大锅饭”体制。村里将农田分成一块块,每户按人口分,一人分三分地。

尽管那时,吴素文还小,但他常听到大家讨论分田事宜。田有 “肥瘦”,离家远近,灌溉方不方便,这些都是大家讨论的焦点,怎么办?“抽签。”这个方法简单公正,大家都服气,分田“风平浪静”。

跑回家的吴素文过继给了邻居,他可不敢偷懒,边读书边干,帮邻居或劳动人口少的村民干农活,不求什么报酬,只为挣口饭吃。分田过户激活了农民的积极性,吴素文记得,之前,农民干活磨洋工,分田到户后,大家早出晚归,努力耕种,全村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朝气蓬勃,农田一年的亩产量很快就翻了一番,“达到400~600公斤一亩。”

“那时农村虽然穷,但很热闹,农忙时大家互相帮忙,邻里关系融洽。”但吴素文家的日子仍然过得艰难,那时读书的书本费是5毛钱一人,家里太穷了,5兄妹轮流读,你读春季学期,我读秋季学期,就这样读完了初中。

抓机遇

摆摊卖粮 好米一斤卖1毛7分

初中毕业后,吴素文兄妹都觉得,当农民没出路,纷纷外出打工。改革开放初期,广东城市化加速,工地很多,他去砖场打工,去建筑工地打工,甚至去修路。

两年后,习惯思考出路的吴素文认为,改革开放的路子已经很清晰,城里人会越来越多,粮食需求肯定会很大,是一个不会让自己饿死的行业,“因为社会不管怎么发展,都离不开粮食。”

他决定进入粮食行业。他没有资金,没有经验,怎么办?先积累经验。

1986年,他到惠州一家粮食批发商那里,开始了3年的打工生涯,从搬运工开始做起。一袋米重200斤,当时精瘦的他不畏苦累,咬牙干活,积极表现。搬运之余,他还主动请缨免费帮忙送米,对于接触到的各色人等,无论客户、还是司机,他都主动攀谈,热心服务,例如到了客户家里,看到有人的米缸有一些陈旧灰尘,就用自己的衣袖去擦拭米缸,客户很是感动,对他印象很深。

一来二去,他把大米销售对象、进货渠道、销售利润、客户对象等摸得一清二楚。

3年后,他觉得时机已至。在龙丰的市汽车客运总站附近摆地摊卖米,从米行老板那里进米或者到农村收米,散放在箩筐里,用木板写上“皇粮”二字,往米堆上一插便开始售卖。好的大米卖1.7毛/斤,差点的卖1.65毛/斤,“时间久一点,大家都知道到‘皇粮’去买米,价格公道,不缺斤少两,无形中也帮我打了广告。”

那时经济开始发展,但农民种了粮还要交公粮,负担仍然很重,种了好粮也不舍得自己吃而是拿去卖;而城市发展,也有不少人到城市打工,也出现了个体户,他们没有粮票,需要买粮;另外职工要拿粮票去换粮,这类粮一般放了一段间,有人更愿意换新粮。看到这个商机,吴素文去农村收粮,回来换给职工,再拿换得的粮票去粮站换粮,差一点的粮就卖给城市的打工者或卖回给农民。

上门收粮并不容易,吴素文记得,最早自己推着板车去收,走不远,就在惠城区附近的农村收,后来有了自行车,就骑车去收,可以去横沥、惠阳等地,“自行车也装不多,一次最多运回200斤。”之后随着交通工具更新,变成开拖拉机、农用车,到现在用货车运输。

地摊生意做得红火,却也一度迎来危机。1989年下半年,国家加紧对粮食的监管,规定个人不得经营粮食。幸运的是,此前诚心待人积累的好人缘帮助了他,一位老板以工厂工人口粮为由帮他到县城收购粮食,并用货柜车运给他。

渡过艰难的创业初期,两年后,吴素文在汽车总站附近开了家米行,又在老家惠阳建大米加工厂,酒店、工厂都逐步成为他的客户,广州、深圳的客户尤其多。

求创新

惠州首创与农户合作经营粮食模式

做实体生意,尤其是粮食这样的传统行业,吴素文称,自己常常感到焦虑,常有危机感,常常思考前路如何发展。这让他总是成为行中创新探索的先行者。例如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他就注册了属于自己的品牌,他将品牌视为公司的生命来经营,至今产品“益绿香”获得广东省著名商标、广东省“放心粮”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