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养生人群 > 儿童 > “全国助残日”聚焦“孤独症儿童”

“全国助残日”聚焦“孤独症儿童”

时间:2018-09-02 17:29  来源:  阅读次数: 复制分享 我要评论

  5月17日是第二十五个“全国助残日”,活动主题是“关注孤独症儿童,走向美好未来”。孤独症是一种伴随终身的先天性发育障碍疾病。有人说孤独症儿童是“星星的孩子”,像星星一样孤独地在天空闪着光芒。聊城市现有400多名孤独症患儿,由于孤独症的特殊性和严重性,需要长期系统的康复教育和训练,而且孤独症儿童数量还在持续增加,他们面临的困难和问题需要全社会给予关心帮助和大力支持。从即日起,聊城市残联在《聊城日报》开设专栏,刊发关于孤独症康复教育的系列文章,希望能给患儿及家长些许的帮助,希望能引起社会对孤独症的了解、理解和关注。

希望能引起社会对孤独症的了解、理解和关注

  孤独症(autism),又称自闭症或孤独性障碍等,是广泛性发育障碍的代表性疾病。《DSM-IV-TR》将PDD分为5种:孤独性障碍、Retts综合征、童年瓦解性障碍、Asperger综合征和未特定的PDD。其中,孤独性障碍与Asperger综合征较为常见。孤独症的患病率报道不一,一般认为约为儿童人口的2-5/万人,男女比例约为3:1-4:1,女孩症状一般较男孩严重。

  临床上首次描述孤独症是在20世纪40年代。1943年,美国医生Kanner报道了11例患者,并命名为“早期婴儿孤独症”。20世纪80年代,孤独症的研究进入全新阶段,逐步认识到孤独症是一种在一定遗传因素作用下,受多种环境因子刺激导致的弥漫性中枢神经系统发育障碍性疾病。

  三岁前的异常表现

  1.社会交流障碍一般表现为缺乏与他人的交流或交流技巧,与父母亲之间缺乏安全依恋关系等。

  2.语言交流障碍语言发育落后,或者在正常语言发育后出现语言倒退,或语言缺乏交流性质。

  3.重复刻板行为。

  4.智力异常70%左右的孤独症儿童智力落后,但这些儿童可能在某些方面具有较强能力,20%智力在正常范围,约10%智力超常,多数患儿记忆力较好,尤其是在机械记忆方面。

  5.感觉异常表现为痛觉迟钝、对某些声音或图像特别的恐惧或喜好等。

  6.其他常见行为包括多动、注意力分散、发脾气、攻击、自伤等。这类行为可能与父母教育中较多使用打骂或惩罚有一定关系。

  7、孤独离群,不会与人建立正常的联系。

  8、与人言语沟通不能顺利进行。

  9、兴趣狭窄,行为刻板重复,强烈要求环境维持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