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养生人群 > 儿童 > 孤独症儿童(南方)康复基地将启用 贫困家庭患儿可免费治疗

孤独症儿童(南方)康复基地将启用 贫困家庭患儿可免费治疗

时间:2018-04-21 16:25  来源:  阅读次数: 复制分享 我要评论

原标题:孤独症儿童(南方)康复基地将启用 贫困家庭患儿可免费治疗

中国网新闻4月20日讯(记者 张艳玲)今后,孤独症儿童可在国家级康复中心进行正规康复训练。记者今日从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在北京召开的孤独症儿童(南方)康复基地项目媒体通气会上获悉,5月26日,孤独症儿童(南方)康复基地将在海南省海口市启动。

我国孤独症儿童或超200万

病因尚不明确

近年来,孤独症发病率一直呈现不断上升趋势。有研究机构推测,我国孤独症谱系障碍比率约为1%,由此推算,0至14岁孤独症儿童的数量可能超过200万。

研究了30多年孤独症的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主任医师、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贾美香说,现在孤独症发病数量越来越多,患者年龄越来越小,主要是诊断技术提高,家长具备基本孤独症知识,能早期发现孩子的问题。目前,最小患者仅4个多月大,最大的孤独症患者已有50岁。

孤独症起病于三岁之前,三岁后表现明显,绝大多数儿童需长期康复训练和特殊教育支持。6岁前是孤独症最佳干预期,3岁前是孤独症儿童语言学习黄金期。年龄越小,大脑发育可塑性越大,所以早发现、早干预是孤独症儿童康复教育最重要的基本策略。

至于病因,贾美香说,目前还不能确定,可能与遗传、大脑生长发育等器质性疾病有关,也可能与单调的生长环境有关。

贾美香提醒家长,如果孩子出现“不与人交流,叫他没反应,但感兴趣的玩具玩得很好”等症状时,要早点去医院检查,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期。

多因素致孤独症群体社会保障能力不足

亟需建立国家级孤独症康复中心

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秘书长张雁华介绍,由于目前我国专业技术人员匮乏、技术标准不统一、康复机构服务能力不完善等原因,孤独症群体的社会保障能力明显不足。

我国孤独症康复机构多是民办组织,还没有一个设施完善、康复教学流程规范、管理科学、专家及科研水平高的国家级孤独症康复中心。

孤独症儿童家长在选择康复机构时,面临诸多问题。孤独症儿童的治疗和康复训练需花费大量精力和资金,很多孤独症儿童家庭无法长期负担。除此之外,家长还面临着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压力。建立国家级孤独症康复基地,满足孤独症儿童家庭的需求是当务之急。

国家级孤独症康复基地建立

为孤独症群体打造“情景小镇”

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在海南建立的孤独症儿童(南方)康复基地致力于打造我国第一所国家级孤独症康复基地,基地采用公建民营、非营利方式,委托专业运营团队管理孤独症儿童康复业务。

“基地将设置‘情景小镇’,模拟超市、书店、餐馆等场景,让孩子通过特殊训练,学会基本交往和自理能力。”贾美香说,基地除了PT(物理疗法)、OT(作业疗法)、ST(言语疗法)外,还开设音乐、绘画、马术、海豚等康复训练课。

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秘书长张雁华表示,希望利用自身公益平台优势,使基地起到引领示范作用,引起社会重视,推动国家尽快建立科学、规范的国家级孤独症康复中心。

“孤独症儿童(南方)康复基地旨在帮助全国孤独症儿童得到有效的、专业的、具有特色的康复训练和治疗,更好地帮助孤独症儿童和家庭走出困境。”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副秘书长刘玉文说。

另外,孤独症儿童(南方)康复基地还将承担全国,特别是国家指定的西部12省14个连片贫困地区的孤独症儿童救助项目,为贫困孤独症家庭提供精准扶贫、公益救助服务,贫困家庭孤独症儿童可在这里得到免费康复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