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运动养生 > 健身 > 阆中开展"游百病"非遗活动 30万市民登高健身

阆中开展"游百病"非遗活动 30万市民登高健身

时间:2018-03-04 11:35  来源:  阅读次数: 复制分享 我要评论

原标题:阆中开展"游百病"非遗活动 30万市民登高健身


中国网3月3日讯 3月3日是农历的正月十六,在中国春节文化之乡四川阆中市这里比过春节还热闹,从上午8点开始,30多万城区市民纷纷以家庭为单位,扶老携幼走出户外来到锦屏山、白塔山、东山园林、滕王阁公园等制高点登高健身,走出户外踏青感受春天的气息,这项名叫“游百病”的传统民俗活动不仅深受阆中市民喜欢,城乡人人参与。

阆中开展"游百病"非遗活动 30万市民登高健身

而且在2013年中国体育文化·体育旅游博览会上,阆中正月十六“游百病”被列为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推广项目,加之今年阆中市的春节文化民俗舞蹈节目《亮花鞋》亮相央视春晚,中央省市媒体强势关注阆中的春节文化和落下闳春节文化博览会的成功举办,阆中今年的“游百病”活动更加丰富多彩,规模空前。

阆中开展"游百病"非遗活动 30万市民登高健身

“正月十五看花灯,正月十六游百病,游了百病不生病。”是这一民间习俗的起源,在阆中可追溯到明清时期。据清代咸丰版《阆中县志》记载:“上元后一日,锦屏山游人如蚁,谓之游百病”。

阆中开展"游百病"非遗活动 30万市民登高健身

据阆中市民俗专家刘先澄介绍:“游百病”最初仅限于妇女,在每年正月十六这天夜里,出门四处游走,祈祷来年身体健康。同时,这一天也标志着春节的基本结束,男人们开始出门干活挣钱,开始新一轮的奔波。从事多年体育教学研究的阆中市体育活动中心副主任何可告诉记者说:“正月十六游百病”是阆中人民由来已久的健身习俗,其代代相传,年年不断,对于当代,也具有很多科学健身的现实意义,人们在春节期间摄取了大量的脂肪类食物,运动较少,通过长途徒步的方式相当于有氧运动,可以改善肺通气量、增加肺活量、提高肺的功能很有益处,还能增强心脏的收缩能力;山间道路坎坷不平,穿行此间有益于改善人体的平衡功能,增强四肢的协调能力。

阆中开展"游百病"非遗活动 30万市民登高健身

尤其是行走在没有经过人为修饰的非台阶路段,可使人体肌纤维增粗、肌肉发达,增强肢体灵活度。“游百病”途中是快走活动使人体内大部分转为无氧代谢,加之登山野营活动的运动量较大,它能大量消耗人体内聚集的脂肪组织。而且在途中的极目远眺还可以调节视力,预防近视。

阆中开展"游百病"非遗活动 30万市民登高健身

为了传承和发扬这项民俗文化活动,阆中市结合旅游发展,每年都将锦屏山、白塔山、大佛寺、状元洞、天宫院、淳风祠等旅游景点免费开放,给市民提供登高望远的好地方,同时让阆中市民共享旅游发展成果。今年阆中市体育活动中心还组织各个体育协会的体育爱好者1000多人在滕王阁公园进行全民健身活动展示,展示了健身秧歌、太极拳、腰鼓、巴象鼓舞、跆拳道等项目,同时还在分会场开展了跳绳、踢毽子、呼啦圈、打陀螺、滚铁环、汤秋千、自行车环城骑游等活动,吸引了上万名市民现场参与。

阆中开展"游百病"非遗活动 30万市民登高健身

“游百病已经成为阆中地方性的民俗节日,这在阆中人的生活中无疑是多出一天节日,这就是阆中作为中国春节文化之乡的独特之处!”当天,记者在白塔山顶看到,爬山的人群已经是接踵摩肩,市民们从九百多级石梯上拾级而上,虽然山势陡峭让每个人气喘吁吁,很多人爬上观景平台感觉很累,但是好像征服了一座高山一样的兴奋,很多市民还兴致盎然地排起长队要爬上明代白塔去俯瞰阆中古城的全景。“游百病是我们老祖先传下来的的习俗,男不耕、女不织,这一天一定要全家出来转悠,图个吉利!”七十多岁的阆中古城的市民马先德老人告诉记者。

阆中开展"游百病"非遗活动 30万市民登高健身

“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健康是最大的福分,我们不光要在正月十六这一天出来游,而且平时也要早起早睡,多到户外进行锻炼,这样才能真正保证我们身体健康减少疾病!”在锦屏山“游百病”的青年人黎鹏展说道。“今天我们不开门做生意,一大家约上带上干粮和饮料开始去爬山了,阆中有这样独特的春节习俗,我们就好好享受它的乐趣!”在阆中市古城做特产生意的冉新先生说道。当天在阆中市老观古镇、博树回族乡、天宫乡天宫院村、天林乡五龙村等乡村旅游景区都成为“游百病”登高的主要阵地,人头攒动,直到下午六点左右才逐渐散去。

(张晓东)

阆中开展"游百病"非遗活动 30万市民登高健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