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养生人群 > 儿童 > 西安家长必看:儿童心理咨询师帮你分析2017虐童事件 让孩子远离伤害!

西安家长必看:儿童心理咨询师帮你分析2017虐童事件 让孩子远离伤害!

时间:2018-01-16 18:00  来源:  阅读次数: 复制分享 我要评论

  00后都已经18岁了

  新一年的到来让我们满怀期许

  因为初生的事物总会带给我们希望与欣喜

  而回首2017

  各地虐童事件引起高关注度

  在家里都被当做心肝宝贝的孩子们

  还没来得及完全感受到这个世界的美好

  在某些“变态”的学校和“变态”的老师那里

  先体验到了满满的恶意

  让人心疼

blob.png

  这一起起看堪称暴力地事件

  为什么就能赤裸裸地上演

  是幼教机构重经济利益放松师资筛选和管理?

  是相关政府部门利益勾连,审批不严、监管不利?

  是个别幼教老师缺失爱心、专业素养严重不足?

  …………………………

  这些都有可能是2017年让我们义愤的虐童事件的原因!

  而作为典型化显性化的幼儿教育冲突事件

  其中幼教从业人员儿童心理专业知识的欠缺更是重要因素

  不了解孩子成长规律

  不知道3岁左右正是“人生第一逆反期”

  把处在人生发展必经阶段的孩子当成“恶意地”调皮捣蛋

  不具备职业应有的爱心耐心

  如果每一位幼教人员、每一位老师甚至家长

  都懂得一些儿童成长的心理规律

  就能更透彻地了解孩子、理解孩子

  甚至提前做好对特殊时期孩子行为的应对预案

  遇到异常状况,才能及时发现并有效疏导

  那么这些让人愤怒的事件就会最大程度的减少发生

  来听听儿童心理学教育专家的专业分析!

blob.png

  杜凤:陕西大康心理培训学校专职心理讲师、应用心理学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3~4岁儿童处于“第一逆反期”

孩子变得“不听话”是正常现象

  新闻事件:

  湖南岳阳一幼儿在华夏幼儿园被殴打视频在朋友圈疯传,老师解释只因孩子太调皮;

  四川阆中幼儿园的小朋友上课不听话,阆中市滕王阁幼儿园大五班临聘教师让孩子互扇耳光

  专家解答:

  目前我国幼儿的入园年龄多界定在3岁,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看,3-4岁处于幼儿心理发展的“第一逆反期”,在这一时期,孩子开始逐渐意识到自己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一个独立的人,而不是成年人的完全附属品,因此孩子们就会表现出对意图压制他们自主行为的成年人强烈的逆反。

  生活中我们可以观察到的就是相比更小的时候孩子变得“不听话”,坚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稍不顺意就大声哭闹等等。但这是一个孩子成长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个体非常关键的一步,家长和教育者都需要学习相应的儿童心理知识以了解正确的应对策略.。

blob.png

  “虐待行为”与当事者的心理状况有很大相关

“心理健康”应成为教师的必要职业“资质”

  新闻事件:

  江苏南通一幼儿园女教师体罚多名儿童,除了掌掴背部、尺子抽打手心等方式外,还包括让孩子头顶板凳、扒掉孩子裤子等具有侮辱性质的行为。

  陕西西安乐居场小区一年级男童,因在托管班未按时完成作业,遭到老师用棍子殴打臀部40下;

  湖北武汉一幼儿园被曝经常体罚学生,事后涉事教师:没控制好自己

  专家解答:

  虐童事件层出不穷,且并不仅局限于幼儿园,小学、初中也有过类似现象,所以,虐待这一行为跟实行者本身学历无关,更多的是因为施虐“教师”本身是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

  1、很多施虐者本身在生活中体验到较多的挫折,且因性格懦弱无处宣泄,导致心理处于不健康状态。在ta所生活的“外世界”中,体验到很多自己无能为力的困境,无奈,愤怒甚至是侮辱,是ta没有能力也没有勇气反抗的,而在弱小的孩子面前,ta可以肆无忌惮的指挥,打骂孩子,在“外世界”中无处宣泄的受挫感终于得到释放。而对于弱小群体的掌控感,也最大程度的满足了这些“懦弱者”内心的权利欲。

  2、经多年心理学专家数据收集及研究表明,很多虐待儿童者,更有可能在他的儿童期也曾遭受过虐待。

  3、情绪自控能力较差的个体更容易虐待孩子,因为孩子的天性就是玩闹,很难时时刻刻保持乖顺/听话的状态,而在孩子因各种不适而不合教师的意时,如果教师情绪自控能力较差,很容易被激怒而做出不当的举动。

blob.png

  幼儿时期对于孩子世界观的形成有很大影响

  一旦遭受不平对待,家长需正确认识与科学引导

  新闻事件:

  黑龙江哈尔滨3岁半幼童因疑遭幼儿园训斥罚站、捡饭粒吃,导致睡觉时突然哭闹、尿床;

  北京红黄蓝幼儿园幼儿遭老师扎针虐待,一位家长反映自家孩子已经产生了应激反应,需要心理疏导。

  专家解答:

  受到忽视和虐待的儿童有可能会表现出大量的严重问题,如智力缺陷,学习困难,抑郁,社会焦虑,低自尊,攻击性强以及与老师和伙伴关系紊乱等,甚至受过身体虐待的儿童很可能变得也具有虐待倾向。但令人宽慰的是,许多受过虐待的孩子恢复能力相当强,特别是当他们的家人能够与孩子建立温暖、安全和支持性的关系时。

  所以作为家长,我们需要做的:

  1、做好预防:

  多重选择幼教机构,不只看硬件,更要看软件,选择正规的、教师资质完善、且在日常工作中注重教师及孩子身心健康的机构。

  培养孩子自信、自尊的性格特点,研究表明,与安静、健康、反应敏感、容易照顾的孩子相比,情感反应淡漠、多动、易怒、任性或体弱多病的孩子更容易受到虐待;

  父母一定要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使孩子安全感充足,并且与孩子建立形成良好的沟通模式,这样可以使孩子在遭受不平对待后能第一时间倾诉与报告,避免重复受害;

  提高孩子的防范意识,教会孩子基本的在遭遇伤害时的应对策略,并可在家进行练习。

  2、伤后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