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四季养生 > 节气养生 > 立夏养生 > 立夏时节,如何护阳养心?

立夏时节,如何护阳养心?

时间:2018-01-13 07:37  来源:  阅读次数: 复制分享 我要评论

5月6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夏”。立夏标志着夏季的开始,此时,温度升高、雨水增多,暑热渐盛。中医认为,夏季在五行中属火,与人体五脏中的“心”对应,也就是说夏季心阳最盛,有利于人体心脏的生理活动。但立夏时节正处于春夏交替,此时心阳始旺而未盛,若起居饮食稍有不慎则容易伤及阳气,影响心脏的正常功能活动,因此,护阳养心是立夏时期养生调理的重点。

原标题:立夏时节,如何护阳养心?

受访专家/广东省中医院副主任中医师 成杰辉 文/羊城晚报记者 胡菁 通讯员 宋莉萍

5月6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夏”。立夏标志着夏季的开始,此时,温度升高、雨水增多,暑热渐盛。中医认为,夏季在五行中属火,与人体五脏中的“心”对应,也就是说夏季心阳最盛,有利于人体心脏的生理活动。但立夏时节正处于春夏交替,此时心阳始旺而未盛,若起居饮食稍有不慎则容易伤及阳气,影响心脏的正常功能活动,因此,护阳养心是立夏时期养生调理的重点。

情绪调节,静心宁神

广东省中医院副主任中医师成杰辉提醒,随着气温升高,人们容易心浮气躁,立夏养生应重视“静养”,多做些安神静心的事情,如听音乐、绘画、书法、下棋、种花等,这些活动可以调节情绪,让心绪平静。医学研究发现,人的心理、情绪与躯体可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互相联系、互相影响。情绪的波动起伏,不但影响内分泌功能,还会引起免疫系统紊乱,引发各种疾病。特别是老年人,情绪波动易诱发心血管疾病,如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血压升高等。所以,在立夏时节要做好自我调节,保持良好的心态,维护心脏正常生理功能,以利平安度夏。

起居有时,保证睡眠

入夏后,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消耗较大,容易感觉疲倦。加上夏季的日照时间长、活动量增加,人们睡眠的时间相对减少,睡眠不足必然会影响精神状态。因此,保证充足的睡眠对促进身体健康、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医一向主张睡子午觉,所谓“子睡养阴,午睡养阳”,在子午时分天地阴阳之气交汇之际,人体阴阳也不平衡,需要静卧休息,平调气血,勿扰阴阳,以利交接。成杰辉建议:“尽量保证晚上11点(子时)以前上床睡觉;适当午睡,以补充夜间睡眠不足,但午睡时间不宜过长(三四十分钟为宜)。”

饮食清淡,尤忌冷饮

入夏后暑热渐盛,出汗较多,人们常感到口渴而大量饮水,但饮水过多冲淡了胃酸,会影响脾胃的消化功能,出现食欲下降。特别是运动出汗后,人们常常喜欢喝冷饮降温解渴,这样会进一步损伤脾阳,甚至引发腹痛、腹泻等不适。建议即使汗多口渴,也应少量多次饮水,避免一次大量饮水。

由于入夏之后食欲欠佳,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忌肥腻、冷食和辛辣食物,可经常喝点健脾利湿粥,如淮山芡实粥、薏仁小米粥、扁豆茯苓粥等,既可健脾养胃,又能利湿化浊。如果出现食少便溏、舌苔黄腻、口干口苦等湿热症状,可适当吃些具有清热利湿作用的食物,如赤小豆、薏仁、冬瓜、丝瓜、黄瓜、鸭肉等,既能清热而不伤阳,利湿又不伤正。

运动锻炼,不宜过汗

随着气温的升高,运动量的增大,人们出汗也越来越多,但出汗过多容易伤“心”。中医认为,汗为心之液,出汗过多,津液大伤,必然耗损人体元气。因此,入夏后运动不宜过于剧烈,避免大汗淋漓,可选择相对平和的运动,如打太极拳、八段锦、健步走、慢跑等。运动后要适当饮水,及时补充体液。运动能增强体质,锻炼心肺功能,但强度太大、出汗太多,反而耗气伤津,耗损人体元气,不利于身体健康。

立夏食疗方

1、甘草酸梅汤

材料:甘草10克,乌梅20克。

制法:将甘草、乌梅放入煲内,加水适量,煮15分钟即可。

功效:酸甘化阴、生津敛汗,适合出汗较多、食欲欠佳之人。

2、扁豆茯苓粥

材料:白米100克,扁豆30克,白茯苓30克,陈皮5克。

制法:白茯苓捣碎,扁豆、陈皮洗净,白米淘洗干净,然后将上述材料一同放入煲内,加水适量,先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慢煲至粥成,加盐调味即可食用。

功效:健脾利湿、理气开胃,适合脾虚湿重、食欲欠佳之人。

3、枣仁宁心汤

材料:酸枣仁30克,白茯苓30克,桂圆肉10克,生姜3片,红枣5枚,陈皮5克,猪瘦肉500克。

制法:将上述材料洗净后一同放进煲内,加水适量,先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煲两小时,加盐调味即可食用。

功效:养血补虚、宁心安神,适合劳神透支、心血不足、心悸失眠之人。

立夏时节,如何护阳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