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养生人群 > 中老年 > 再过10年,80后就可以读“老年大学”了

再过10年,80后就可以读“老年大学”了

时间:2017-12-28 17:13  来源:  阅读次数: 复制分享 我要评论

原标题:再过十年,80后就可以读“老年大学”了

端木异| 文

当你工作多年后开始以“中年人”自称时,是否产生过自己有一天会失业被淘汰的恐慌?每天跟随“知识大V”付费和订阅所谓的“干货”时,你是否自认为得了所谓的“知识焦虑症”?当你的父母在纷纷转发朋友圈谣言的时候,你有没有担心过,自己有一天也会这样?为什么在中国的大学校园里,很少像国外一样经常能在课堂上看见老年人学生?虽然本文讲的是“老年大学”,但这背后更大的问题或许是,“终身教育”理念事实上在我们的社会中远没有真正地深入人心。

一、还有12年,首批八零后就可以读老年大学了!

在1981年中国的访外学习团中,有代表曾经天真地以为,我们社会主义国家不会有老龄化问题。但没几年,随着离退休干部的大批出现,国家不得不开始重视,并设立老年中心、老年学校来进行应对和安置。这正是老年大学产生的背景。从1983年山东建立国内首个老年大学开始,到2005年西藏老年大学的成立,标志着全国范围内都建立了老年大学。中国老年人数量现在已经突破2亿人,早已经是世界上老年人最多的国家。但老年教育,一直都是国内公众误会相当深、口水战不断的一个存在。

提到老年人学习时,不少人的态度其实非常分裂。一方面会充满感动地称赞“老有所学”、“真不容易”,另一方面,语气里多少包含着对老年人学习能力的贬低,“学到这个样子已经不错了”、“开心就好”,表现得和听到外国人说了个“你好”就夸奖“中文不错”差不多。

而老年大学,更多时候被视为是一个哄老人开心的地方,教一教炒菜绣花唱歌,打发退休时间用。严格来说,老年大学并不发教育部认证的大学文凭,课程难度也大大低于高校要求,从各方面看来,都更适合被叫做“老年活动中心”或“老年学校”,却被冠以“大学”之名。早在1999年,葛剑雄教授就曾撰文指出其中的不妥,还引发过激烈争议;今天看来,这种批评有道理的,也确实有很多地方已不再沿用“老年大学”的称呼。

但是,国内公众舆论中关于老年教育的争论从未停止。很多人觉得老年大学建设并非国家发展必需,只不过是锦上添花;还有人认为政府在老年大学上投入,是挤占公共教育资源,还不如努力发展和健全基础教育;又或者觉得,老年大学只有投入,没有产出,辛辛苦苦学出来了又如何?没几年连路都不能走了。这些都是网络上经常看到的误解和偏见。

事实上,按照现在国内普遍的老年大学入学年龄50岁的标准,再过10年,80后也差不多可以准备进入老年大学了——随着老年人数量每年都在增加,如今很多地方的老年大学都得挤破头,想要进入理想的学校和班级,可能需要提前2-3年排队入学。

二、知识焦虑的背后,是没有做好“终身学习”的准备

随着退休年龄不断延迟,人均寿命普遍提高,老龄化进程加速,以上很多陈旧的观念、看法早就该改变了。比如说“老年人”这个称呼,就毫无区分度,把相当一部分还非常健康、头脑还处于巅峰、仍然在工作岗位上表现出色的人,和风烛残年、走路摇摇晃晃、必须要护工照理的老人,完全等同起来,令很多人感到沮丧和抵触。

国际社会上,老年教育研究者现在普遍会将这些65岁左右、还非常有活力的“老年人”,称之为“第三年龄”者——人生共分为四大阶段:

“第一年龄”,是刚刚开始接受教育、步入社会的阶段;

“第二年龄”,是工作、结婚、生娃和赡养爹妈的阶段;

“第三年龄”,正好是又有经验和头脑、又有储蓄和时间,可以实现自我的圆梦阶段;

“第四年龄”,才是依赖他人照顾起居、颤颤巍巍走向死亡的阶段。

再过10年,80后就可以读“老年大学”了

网络热门节目《透明人》近期讲老年大学,出现的这位66岁教老年人学英语的刘阿姨,俏皮地给出了第三年龄人士被问及年龄的“标准回答”:秘密,心态非常年轻。她其实算是典型的第三年龄阶段人士,俗称老少女。

在西方社会,存在着大批的65-75岁“银发白领”。在纽约、伦敦等大城市,随处可见65岁以上的老先生、老阿姨还在通勤上班,他们中的大部分都是企业的管理或技术中坚,从事着和年轻人基本相当、甚至更高负荷的工作。事实上,当人均寿命向80岁左右靠拢,而医疗护理技术能使70岁左右人群保持基本健康、能胜任半个世纪前40、50岁人群的工作负荷时,将65-75岁的老年人“开除”出劳动者队伍,打发他们去“老年大学”学太极拳度日,这是对宝贵人力资本的浪费,也是对这部分老年人知识、能力与经验的侮辱。

更有甚者,一些微信公众号居然宣称,在知识密集型的行业(如编程)中,老即无用,老的天生就该贬值、让位于年轻人。在这一现象的背后,潜藏的是我国教育中对终生教育的忽视,以及这种忽视所带来的人力资本“离校即贬值”现象。

在当下,学习被简单粗暴地理解为和考试、证书、写论文有关的事情,而非常多的人,其实是需要不以考试论文为目标的终身学习的。比如说前段时间中兴通讯跳楼的那位工程师,很多媒体感叹的点往往停留在“中年危机”上,却并没有考虑到,程序员这类工作,本身就需要伴随产品的迭代,不断更新和终身学习新的内容的。所谓“知识焦虑”的说法如此流行,大概就是因为我们的学校和学生,都没有真正理解“终身学习”是一种必需而且极为合理的需求,知识的更新应当被视为一种极为自然的过程。

三、应试教育体制与终身教育不兼容

我国目前的教育体制,其基本架构成型于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的特征。我国在1980年代初,15-24岁人口超过20%(1985年男性15-24岁人口占男性总人口22.2%,女性占22.3%),而这个数字到2016年只有略高于12%。因此,在1980年代教育资源总量偏小,经济发展也处于较低水平,而青年、青少年数量又较为庞大的前提下,教育体制不可避免的偏向于用应试考试方法,尽可能的在青年、青少年中筛选受教育者。中、老年人在这一时代基本上被排除出了正规教育体制下受教育的主体。

中国人口结构趋势变化图,左边黄色代表男性、右边红色代表女性,下面三栏则是60岁以上人群比例、20-59岁劳动力比例,和0-19岁青少年比例的变化。引用自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