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养生人群 > 中老年 > 洋津畈村借力土地流转振兴乡村

洋津畈村借力土地流转振兴乡村

时间:2018-10-13 11:57  来源:  阅读次数: 复制分享 我要评论

  本网讯(记者 陈璐 通讯员 陈美慧)宜都市枝城镇洋津畈村,原是一个远郊村。多年来,村里走着因循守旧的老路,发展缓慢。如今,这个村流转土地近2000亩,引进合作社16家,发展了成片的四季水果和四季花海,柏油马路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红歌长廊里歌声飞扬。

  “村里真正有了看相。”村民都说,最近几年的发展超过过去几十年。10月10日,记者走进这个村,记录下所见所闻。

  农民如何富?——土地流转是出路

  2009年,国家大手笔投入土地整治。村里随便选地整治,没人去想为什么整,更没有人知道整了以后干什么。

  有一次,低丘岗地改造检查验收的时候,好不容易整治好的土地上长出杂草。为了验收通过,村干部带领村民为650亩地除杂草。大家想不明白,国家花大力气整治的土地,为什么反倒成了农民的负担。

  2010年,宜都市组织村干部去江浙等地学习,村干部第一次大开眼界。“都说这边工业发达,什么时候农业竟然发展得这么好?”看着成片的规模化经营,村干部恍然大悟:只有做好“土地整治+”的文章,才能发挥土地的最大效益。

  两年后,借着又一次国土整治的契机,村里决定“调田”。原来人均耕地1.2亩,且都小而分散,有的农户,一家的地分在四五个不同的地方。按户调田,小田要变大田,分散变集中,就近分田。由于方便耕种,村民无一例外双手赞成。就这样,村里为土地流转做好了准备。

  2013年,在得知土老憨集团需要流转100亩土地种紫薯时,村干部主动上门争取。企业同意了,农民却转不过弯。“我们挨家挨户去算经济账。” 村里负责人龚平说,当时种水稻和油菜,一年一亩地收入最多600元;流转出去,一亩地一年有700元租金,村民还可以就近务工。一周内,村民们签订了流转协议。那一年,村民姚大明,仅在企业务工的收入就达14000元,成为土地流转后获益最多的人。

  产业如何兴?——守住生态因地制宜

  村民们看到了土地流转的好处,纷纷要求把自家地流转出去。如何招商引资成为摆在村干部面前的新难题。

  2015年,宜都双城路通车,村干部眼前一亮。这是一条从宜都城区通往枝城集镇的路,而洋津畈村的位置恰好在二者之间。如果三地连接起来,正好是个“U”字形,洋津畈村正好位于“U”字最底端。

  机遇来了!2016年,村、镇两级向上争取政策,修建了宜都市村级的第一条柏油马路,这条路连接双城路与洋津畈村,成为该村通往宜都城区与枝城集镇的全新出口。

  因为交通便利,招商引资不再困难,还有很多企业找上门来。有流转土地搞养殖的、有办厂的,都被村里拒绝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村干部只认一条:牺牲环境的发展,要不得!

  三面环山,一条红岩河穿村而过。村里有了全新规划:建设美丽乡村,发展四季采摘、四季花海留住城里客。

  对于发展什么品种,村干部不盲目听信。品种适不适宜?销路好不好?是他们考虑的重点。每每有企业投资,他们都要去水果原产地、超市、农户家考察一番,当好项目的“参谋”。

  有企业来发展柠檬种植,村干部在考察后发现,村里冬季气温低,影响柠檬品质,便果断否定了;葡萄是高温采摘,夏季室外采摘的人不多,村里将原计划150亩的葡萄园缩减至60亩;有合作社投资种巫山李,他们经过各方面的考察论证,肯定了在本地发展的可能性……如今,村里形成了葡萄、油桃、草莓、桑葚、蓝莓、杨梅等在内的四季水果,打造了梅花园、荷花园、菊花园等300亩四季花海。

  乡土文化怎么传承?——传统手艺拾起乡愁

  “我们打算三年内,把全村8500多亩土地全部流转出去。” 龚平说。

  土地都流转了,农民干什么去?看出记者的疑问,龚平微微一笑:“一部分人要在合作社务工或开办农家乐,还有一些人,要做更重要的事。”他指着离村委会不远的施工地段告诉记者,那里将建起农副产品交易中心。他希望村里的中老年人,拾起制作“榨广椒”、“压白菜”、“萝卜皮”等土特产的传统,捡起纳鞋底、绣花等手艺。一方面,把地道农家产品卖给游客,另一方面,能够让城里人观摩、体验农家趣味。在龚平看来,乡村的“土”文化,更需要人去发掘与传承。

  “农村要有农村的味儿。” 龚平希望,每个到这里的游客,都能感受美丽,记住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