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养生保健 > 养生产品 > 老人屡屡被忽悠背后的无奈:虚假的温暖 让买保健品“上瘾”

老人屡屡被忽悠背后的无奈:虚假的温暖 让买保健品“上瘾”

时间:2018-07-08 11:17  来源:  阅读次数: 复制分享 我要评论

在一场场保健品骗局中,老人们为何屡屡心甘情愿被“忽悠”?

老人屡屡被忽悠背后的无奈:虚假的温暖 让买保健品“上瘾”

保健品公司经常组织老人开展唱歌等联欢活动,老人们对此感到很“温暖” 受访者供图

老人有间隙性失忆,却对“上课”地点记忆犹新

“福鑫大厦20楼和24楼,家润多15楼,汉华国际16楼......”已快80岁的退休女职工易娭毑,在过去几年常常会间隙性失忆,却对这些“上课”的地点记忆犹新。

易娭毑的家在一个几乎全是退休工人的居民小区,她和老伴每月都有退休工资。6年前,在朋友的带领下,易娭毑参加了一个保健品推介会。此后几年,这成了她最大的乐趣,“一般都是哪里有保健品推介活动,谁知道了就会通知其他人一起去。”几年下来,易娭毑已把市中心保健品公司走了个遍,她胸前经常挂着的一个蓝色挎包,也是某个保健品公司赠送的。

如今,在易娭毑家几十平方米的昏暗屋子里,桌上、地上放着的各式保健品堆积成了一座座小山,还有说不上名字的养生枕头、养生洗脚盆、养生按摩仪等各类保健仪器,家里几乎都没有下脚的地方。

83岁的宋爹爹和易娭毑一样,也对保健品痴迷。他最常去的是位于平和堂大楼的一家保健品公司,“一层楼几乎都被公司包了,每次开会会去不同的房间,有些老人颤颤巍巍拄着拐杖都要去。”

易娭毑和宋爹爹是株洲众多老人生活的一个缩影。截至2017年底,株洲有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74.07万,占全市总人口的18.15%,老龄化程度在湖南省排前列。在养老问题形势严峻,医疗资源供需不足,子女关心不够的背景下,不少老人病危了不相信医院,而是寄希望于保健品。

“销售员说这产品能治肝癌,我买了试试运气”

易娭毑和宋爹爹都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等多种疾病。“老年人往往多病共体,主要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有些还伴有失眠、头痛、腿脚疼痛等。”市中心医院体检中心一名医生说。

通常,这些疾病很难完全治愈,只能依赖各种药剂控制病情。

渴望身体健康的宋爹爹一直想着把这些病治好,“我不相信医院,去医院做个检查,吃点药,似乎有点用,但过段时间仍复发。”

易娭毑也认为,每次去医院检查不仅花费高,且几分钟就完事了,医生没有耐性听老人详述病情。跟亲人说多了,会被嫌太啰嗦。

2017年,我国医疗机构共接诊了79.3亿人次。巨大的数字意味着,分摊到每位患者身上的诊疗时间寥寥无几,实际情形往往是“医生不抬头的3分钟问诊”。

同时,随着人均预期寿命增长,需要医学照顾、护理的老龄阶段也较长。记者从市民政局了解到,全市共有养老机构142家,各类养老床位22324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数30.14张,养老床位仍有巨大空缺。

保健品推销员正是钻了这个“耐性的空子”,博取老人信任。

去年,易娭毑的老伴在医院被查出肝有问题,因无法确诊是否为肝癌,医生建议其去长沙湘雅医院做检查。

“做一次检查要7000元,还不能报销,加上其他费用,太贵了。”虽然陪着老伴去了长沙,但两人权衡之下还是没有做检查,而是回到株洲,在福鑫大厦24楼某保健品公司购买了2000元保健品。

易娭毑说:“保健品销售员说这个产品能治肝癌,我买了试试运气。”

“我一次次下决心不买了,结果每次都想再买一次试试”

易娭毑对“试试运气”似乎乐此不疲。

事实上,虽然多年来已吃了数万元的保健品,易娭毑的各种疾病并没有好转,“我下了很多次决心,买完这最后一次就再也不买了,但每次去参加推介会,在保健品销售员的吹嘘、鼓动下,我就想再买一次试试。”

记者注意到,易娭毑购买的保健品大多是四川厂家生产的“口服液”和“熊胆粉”,且都是高价。说明书上写着不能代替药品使用,只能增加免疫力。

购买大量保健品让易娭毑的日子过得十分拮据。过去几年,她每天在小区里捡拾废品,在菜市场买个白菜都要和摊贩讨价还价半天。但省下来的钱还不足以支付保健品费用的零头。

宋爹爹花数万元购买的主要是一些“胶囊”、“维生素”、“钙片”,价格同样不菲。2017年5月,宋爹爹吃了8粒胶囊后出现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的症状,就去省直中医院就诊,医生建议他不要再吃。

高价购买的保健品浪费了可惜,宋爹爹把服用量降了一半,没想到2017年12月,他又出现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的症状。邻居赶紧将他送到市中心医院,这次,宋爹爹住院治疗了9天,花了9000元。

面对记者,宋爹爹说:“我身体还可以,以后不买了……”

“我买的不是保健品,而是销售员的‘服务’”

易娭毑有两个儿子,提到他们,老人的眼角泛起了泪光,“感觉和没有儿子一样。”

两个儿子一个在外地,一个在本地上班。“在本地的这个儿子,如果我不叫他,他根本就不会来家里看看。”易娭毑说。

几年前,儿子购房时,因“投资”被骗,又花光积蓄购买保健品,易娭毑无力支持,导致了双方的隔阂。

这种隔阂遗留到了下一代。一次,孙女找易娭毑要钱买东西,易娭毑说没钱,孙女回了她一句:“买保健品你就有钱!”

最新统计显示,截至2017年底,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2.41亿,在这2亿多的老年人中,有近一半独居或空巢。

事实上,记者采访接触到的购买保健品的老人,大多是独居或者空巢。在保健品公司,很多老人找到了子女无法给予的“归宿感”和“亲情”。经常购买保健品的刘爹爹说:“保健品公司比家里还温馨,那里经常开联欢会,老人们一个接一个上去唱歌,一片欢声笑语,因此我们都愿意去。还有老人认销售员当干儿子呢!”

易娭毑则告诉记者,在保健品公司,销售员扶她走路,给她按摩捶背,还会嘘寒问暖。

市食药监局保化科江主任说,只要对身体有好处,多贵的保健品老人也愿意买。而不法商家正是看到老人需要向人倾诉、有人陪伴的心理需求,组织各种活动,投入大量情感,让老人掉入圈套,自觉自愿购买各种保健品,“一个老人告诉我们,他买的不是保健品,而是销售员的‘服务’。”

只是,这些看似美好的“亲情”,脆弱得像纸一样,一捅就破。易娭毑说:“有一次,我在家润多16楼参加保健品推介会,在确定我不买产品后,销售员马上变了态度,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还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