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中医养生 > 清明后祛湿养生有妙招

清明后祛湿养生有妙招

时间:2018-04-20 13:14  来源:  阅读次数: 复制分享 我要评论

珠江时报讯(记者/曾雪莹通讯员/孙凯)清明节过后,佛山进入了雨水丰沛的时节,气候潮湿、反复多变,空气湿度大,身体难逃湿气的侵害,如昏昏欲睡、头重如裹、肠胃不佳、精神不振、四肢沉重、皮肤起疹子等,都是湿气重的表现。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科医生称,祛湿,可从日常饮食着手。

人体内湿气过重,特别容易朝寒湿、湿热以及风湿、湿温转变。市一医院中医科医生介绍,寒湿证与湿热证的共同表现有脘闷,身重,纳呆,苔腻,脉濡等。不同之处在于寒湿证身重而恶寒,口中淡而无味,或有甜味,便溏,舌苔白腻;湿热证身重而有热,口中苦而粘腻,尿赤,舌苔黄腻。如果长时间置之不理,会对身体产生极大危害,如风湿性关节炎、湿疹,包括某些头痛、眩晕、失眠、高血脂、冠心病、带下、痛风、泄泻、中风、高血压等等都与湿邪有关,应引起警惕。

如何辨别是否湿气过重呢?医生表示,首先看外表,一般体型肥胖小腹明显、湿疹、油光满面、眼肿、舌苔白腻等人群湿气较重。再看症状:胸腹胀满,口淡不渴,不思饮食,或有恶心呕吐,困倦嗜睡,身重,下肢水肿,大便溏泻,小便浑浊,睡觉流口水,关节酸痛、沉重,白带增多、稠厚等。

按照湿邪侵袭部位不同,表现也不一样。在上焦可能会出现胸闷,头晕、四肢沉重、浑身不舒适,就像身上背负很多重物。此外,体内湿气重还会有发热、微微怕冷怕风,流清鼻涕等表现症状。在中焦可能会出现胃脘胀、食欲欠佳、饭量下降。还常有口淡、口黏乏味、口渴却不想饮水、倦怠乏力等气虚、湿困的表现。在下焦可能出现大小便不利,小便混浊、大便溏泄、女性白带过多、阴部瘙痒等。根据不同部位,采用最佳的祛湿方法。

拔火罐、艾叶泡脚也是祛湿的好方法。市一医院中医科医生建议,体内湿气重的人可通过跑步、游泳、瑜伽、太极等运动微微出汗祛湿,并从日常饮食着手,注重健脾,减少湿邪的生成。

祛湿小贴士

●饮食

茯苓扁豆瘦肉汤

茯苓15g,扁豆15g,茵陈15g,五指毛桃30g,薏苡仁10g,陈皮1片,生姜三片,瘦肉末适量,炖汤。加盐调味。

建议脾虚痰湿者在中医师指导下结合个人体质配伍使用,能加强健脾祛湿的作用。但脾虚无湿,大便燥结者及孕妇需谨慎食用。

●穴位按摩

按摩阴陵泉穴

阴陵泉穴位于小腿内侧,在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用两手拇指按压在两侧阴陵泉上,力度适度,让刺激充分达到肌肉组织的深层,并产生酸、麻、胀、痛、热和走窜等感觉,用拇指对局部肌肉进行左右弹拨。每天按揉,一天总共10分钟以上。

功效:清利湿热、健脾理气、通经活络,辅助缓解腹胀、腹泻、水肿、膝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