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健康新闻 > 冬至养生有什么讲究

冬至养生有什么讲究

时间:2018-03-02 13:36  来源:  阅读次数: 复制分享 我要评论

在传统观念中,冬至非常适合进补,不过千万不要盲目进补,尤其是三高人群更不宜过度进补。有感冒、腹泻、咳嗽等症状的朋友不要以为通过食补治疗,过度进补反而会适得其反。所以说冬至进补一定要根据自身需要,不要白白进补。

 

说到饮食,还有一点尤为重要。大家都知道饮食是以温补为主,所以平时可以多吃一些黑芝麻或黑米等黑色食物,少吃一些辛辣和生冷的食物,另外还要多补充水分,以免上火。对于肠胃不好或是体寒的人来说,还可以适当地喝一些姜糖水,而阴虚的人则适合多吃一些酸苦的食物。

 

2、冬至养生注意:生活起居

 

冬至养生第一步就是体现在生活起居上。我们应该要早睡晚起,等待阳光出现后再出来活动为宜。同时,也要穿好贴身保暖衣物,以抵御寒气侵袭。另,若是在冬至时节前后能睡好午觉,在养生中具有重要作用,既能保养神气,也能劳逸结合,达到养生的目的。

 

 

 

3、冬至养生注意:保持室内通风顺畅

 

冬至气候寒冷,气温低下,不少人为了防寒保暖,在家的时候习惯紧闭窗户,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行为。若长时间待在不通风的室内,室内的二氧化碳就会急剧增加。在加上汗水的分解产物,消化道排除不良气体等,将会导致室内空气质量大大下降,从而会使人在这样环境中出现头晕、食欲不振等现象,不利于人体养生。因此,冬至应该尽量开窗换气,保证室内拥有一定量的新鲜氧气。

 

冬至养生要注意误区

1、冬至养生错误观点一

 

很多人以为冬至后就可以“大补”,只要进补,就能缓解疲劳状态。

 

进补还需因人而异,进补前如果不了解自身状况,可能错误进补、白白进补,甚至乱补不适,尤其对“三高”人群而言,进补可能变“祸补”。

 

“冬天进补,春天打虎”,冬至过后更是大补的最佳时机,但要注意不能过度。医生提醒,如有感冒、咳嗽、腹泻等,应暂停进补。

 

 

 

2、冬至养生错误观点二

 

现在早晚温差大,感冒等常见呼吸系统疾病开始活跃。

 

除了感冒、发热外,频繁进出空调房,特别是遭遇冷空气刺激,一些类似感冒的症状因此引发,不一定是感冒,可能是鼻子惹祸,也可能诱发咳嗽变异性哮喘。

 

有些患者鼻痒、打喷嚏、流清涕、鼻塞等接踵而来,还有一部分人在未进入空调房前一切正常,一进暖气房后就出现上述症状。医师提醒清晨出门一定要穿暖和、戴口罩。

 

冬至养生粥有哪些

1、粳米玉竹粥

 

做法:新鲜肥玉竹50克洗净,去掉根须,切碎煎取浓汁后去渣,或是用干玉竹20克煎汤去渣,加入粳米,再加水适量煮为稀粥,粥成后放入冰糖,稍煮沸即可。

 

 

 

功效:生津止渴、滋阴润肺,适于肺燥咳嗽、肺阴受伤、干咳少痰或无痰或高热病后、口干舌燥、烦渴、阴虚低热不退,并可用于各种类型心脏病患者心功能不全者。

 

2、冰糖沙参粥

 

做法:先取沙参15-30克,煎取药汁,去渣,加入粳米煮粥,粥成时加入冰糖同煮为稀薄粥;或是用新鲜沙参30~60克,洗净后切片,煎取浓汁同粳米、冰糖煮粥服食。

 

功效:润肺、祛痰、养胃、止咳,适用于肺热肺燥、干咳少痰或是肺气不足、肺胃阴虚的久咳无痰及咽干,或是热病后津伤口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