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养生人群 > 白领 > 我国一线城市白领高血压发病提前0.8岁,慢性病年轻化怎么破

我国一线城市白领高血压发病提前0.8岁,慢性病年轻化怎么破

时间:2018-02-27 16:37  来源:  阅读次数: 复制分享 我要评论

摘要:相比2013 年数据,2017年一线城市白领高血压患者平均年龄下降了约0.8 岁;再以糖尿病为例,我国糖尿病患病率为9.7%,其中占比90%以上的2型糖尿病,发病年龄逐年下降,一些年轻人甚至20来岁就发病,引起高度关注。

我国一线城市白领高血压发病提前0.8岁,慢性病年轻化怎么破

32岁的医院保安小刘,平日人高马大、身强体壮,谁知道“天有不测风云”,某天下班回家突然一阵背部撕裂剧痛,顿时躺倒在地,急送至医院后一查,血压高达220/130毫米汞柱,超高血压导致“主动脉夹层”严重并发症,看似健康的小伙子,就这样与死神打了个照面。

慢性病年轻化,已成我国难以回避的公共卫生问题。国际自我保健基金会组织编著的蓝皮书透露:我国居民慢性病患病率由2003年的123.3%上升到2013年的245.2%,十年增长了一倍。与此同时,年轻化趋势日渐明显。仅以高血压为例,10年前,我国20-40岁人群的高血压发病率为14.36%,如今这一数字已增至17.66%。

我国一线城市白领高血压发病提前0.8岁

35岁脑卒中、38岁心肌梗死……中老年人群才会高发的心脑血管意外,近年常会发生在中青年人群。根据去年12月公布的《中国家庭健康大数据报告(2017)》,我国居民健康状况仍不容乐观,其中,慢性病患者年轻化趋势值得警惕。

一线城市白领健康状况出现下滑:相比2013 年,2017年一线城市白领中高血压患者平均年龄下降了约0.8 岁;再以糖尿病为例,我国糖尿病患病率为9.7%,其中占比90%以上的2型糖尿病,发病年龄逐年下降,一些年轻人甚至20来岁就发病,引起高度关注。

慢性病年轻化,罪魁祸首是什么?华东医院心外科医生陈龙坦陈:高血压发病年轻化,主因是饮食、生活习惯的改变,工作及生活压力的增加、长期疲劳及睡眠不足等。中青年人突发心脏疾病,常常起病急、病情重。社会发展及竞争激烈,年轻人为了生存、住房及家庭,奋力工作,长期处于疲劳和精神紧张、焦虑等状态,上述这些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促使周围血管阻力增加,导致血压升高等慢性病发病。

定位青年人群的健康科普不足

“以前下班就喝酒、撸串儿,直到身边朋友36岁心肌梗死离世,才意识到生活方式多不健康。”白领青年小周说。数据显示,我国确诊的慢性病患者已超过3亿,慢性病死亡占中国居民的总死亡构成已上升至85%。“慢性病不是一蹴而就,青年时代的不良生活习惯,为日后发病埋下祸根。”陈龙说,“普及健康生活知识,越年轻越好。”

然而,针对青年人的健康科普有所不足。白领孙小姐对健康的知识,大多来自于美容院小妹,“其实我很关注养生,可电视广播的科普大多针对中老年人群,来美容院按摩,小妹经常会传递些养生知识。”直至孙小姐体检查出乳腺肿块,医生高度怀疑按摩不当诱发疾病,她才意识到“美容院知识”有害无益。

权威健康科普重心需要前移,以此让更多亚健康人群提前干预。市卫生计生委党委副书记郑锦说,“中老年人群的科普模式,无法套用在年轻人身上。年轻人适应互联网思维,如何利用互联网语言传播科普,做到接受度高、传播率广,非常值得琢磨。”

青年医生尝试“线上线下”多样科普

怎样填补青年人群科普空白?发动青年医生的积极性,成为一种新尝试。数据显示:市卫生计生系统约有22万名从业者,其中58%以上是40岁以下青年人。市卫计委团委书记、医苑新星负责人金晔介绍,“选拔200名左右优秀健康科普知识传播者,组成讲师团,深入青年人群中打破健康误区、竖立健康理念,让更多人及早掌握健康知识。”据悉,这一项目由1994年发起的“医苑新星”大型义诊活动转型而来。

如今,“医苑新星健康讲师团”定期前往科技园、商务办公楼等全市900余家“青年中心”,为青年白领普及健康知识。形式不仅局限在线下演讲,线上视频同样很受青睐。“花2至5分钟你买不来房子、买不来车子,但可以买到健康。”作为子项目、“Doctor 沪”健康微视频主打简洁实用的“2-5分钟掌握健康技能包”:“方便面10克油,小鸡腿15克油,小份薯条25克油;长期摄入高脂肪食品,人可能患病。那么,每天用油量该怎样控制”,视频里,长宁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戴恒炜医生脱下白大褂,坐在明亮的开放式厨房,拿出家中最常用的汤匙,25至30克油就是“两勺半”,“只要两勺半,即使没有很多食用油,世界依然美好!”网民纷纷点赞,“这种形式言简意赅又清晰明了。”

包括陈龙在内的讲师团成员,已通过线上线下互动,“圈粉”不少青年白领。当前,市卫生计生委还与公益组织联合打造医师学院项目,开展讲师内训,提升科普软实力,让更多青年人群收获健康知识、为控制慢性病年轻化趋势未雨绸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