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养生人群 > 儿童 > 【养生科普】关注儿童精神疾病

【养生科普】关注儿童精神疾病

时间:2018-02-03 07:24  来源:  阅读次数: 复制分享 我要评论

近年,儿童的心理健康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家长的重视。但是,儿童心理与精神健康的整体水平却在逐年恶化。从心理健康到精神疾病,是由量变到质变的。儿童健康,必须从孩子小时候开始就要关注。

关注儿童精神疾病

作者:崔永华

儿童精神疾病的病因

一方面,很多儿童精神问题都和先天因素有关,比如自闭症,孩子在胎儿发育期可能就已经出现异常了。

大多倾向于从小发育就出现问题,像多动症、抽动症、精神分裂症,都认为是从小就有问题。虽然很多疾病的真正成因并不明确,但其发病都和遗传有关。

【养生科普】关注儿童精神疾病

另一方面,是环境因素,比如父母的教养方式,即家庭因素,这也很关键,现在认为孩子的心理健康在其成长发育过程中是否健康,有2/3是教育、环境、培养的作用,仅有1/3与遗传有关。

父母教养得好,孩子就不生病,教养得不好,孩子就可能出现心理或者精神问题。特别是有情绪障碍的儿童,多数都因教养方式的不当所致。

【养生科普】关注儿童精神疾病

除此之外,还有身体方面的因素,比如大脑某个区域出现变化,这种器质性的原因也可能会造成,或者哪个神经递质变了。

比如抑郁症,就是大脑里的一种神经递质叫做五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这两种神经递质水平低下了就会导致抑郁。

家长注意事项

家长应该关注孩子的言行,如果孩子和以往不一样,或者和其他同龄小朋友有明显不同,就应该到精神科或者心理科就诊,有的小孩总晃头眨眼睛,不自主做动作,这可能是抽动症。

孩子在5岁后尿床也不正常,可能是因为情绪紧张压抑,也属于精神障碍。

【养生科普】关注儿童精神疾病

多数精神问题不是先天的,家长应该找准原因,或者到医院寻求帮助,而不是一味惯着孩子。很多时候,儿童的“异常”行为是吸引关注、宣泄不满的一种方式。

如果不加以重视,到12岁至18岁时容易形成反社会人格。因此,家长应主动寻找原因,切忌溺爱导致孩子养成不良习惯。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