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养生人群 > 儿童 > 为农村“留守儿童”打造幸福家园

为农村“留守儿童”打造幸福家园

时间:2018-01-28 06:48  来源:  阅读次数: 复制分享 我要评论

本报沈阳专电(记者石朕)伴随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留守儿童”这个庞大的群体在成长、发展方面仍然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今年的省两会上,省政协委员、台盟大连市委会副主委兼秘书长戴蓉提交了一份《关于重视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提案》,呼吁构建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家庭尽责的关爱服务体系,为“留守儿童”打造幸福家园。

戴蓉分析说:“尽管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但亲情缺失、家庭监管缺位、学校教育偏颇仍是其中最主要的症结。”戴蓉在提案中援引一份调查,以辽东地区某镇中心校为例,该校560个学生中,有150多人是“留守儿童”,占全校学生比例将近27%。其中部分父母离异家庭的“留守儿童”,心理问题表现更为突出,心理疏导只能由班主任或学校政教处老师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同时,农村文化体育设施落后,儿童学习生活单调,也不利于其心理健康发展。

戴蓉认为,关注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需要政府、社会、家庭的共同努力。家庭方面:外出务工的父母应多与孩子沟通,加强与监护人和学校的联系,此外应明确要求监护人充分认识责任与义务,尽职尽责地对孩子进行有效的监护。

学校方面:建立县域儿童心理辅导机构。按照心理问题严重程度,为农村留守儿童建档立案,定期开展常态化定点化心理辅导,并对农村中小学教师进行定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

社会团体:积极搭建沟通交流平台,广泛发动基层群团干部、在校师生、志愿者等,与农村留守儿童结对子,开展互动活动,为留守儿童营造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

政府方面: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大力引导社会力量开展援助,为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心理援助的公益组织提供免费的培训和指导,并为其赴农村开展活动提供必要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