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养生人群 > 女性 > 入冬以来多人因热水袋爆炸送医 女性低温烫伤占多数

入冬以来多人因热水袋爆炸送医 女性低温烫伤占多数

时间:2018-01-11 08:24  来源:  阅读次数: 复制分享 我要评论

  原标题:入冬以来多人因热水袋爆炸送医

  寒潮“顽固不退”,电热宝、暖宝宝、热水袋、汤婆子等各种取暖神器纷纷登场。不过,取暖的同时,市民还需警惕,“暖流”过度就是“温柔杀手”。记者昨天获悉,这几天沪上烧伤科接诊了不少低温烫伤患者,瑞金医院看病排队最长时要三四个小时。

  市民因热水袋爆炸送医

  “气温越来越低,热水袋引起的烫伤越来越多,昨天普通门诊就诊人次247,其中76人是热水袋低温烫伤。昨天一个晚班,3个热水袋爆炸引起的烫伤。今天的一个病人:3年前热水袋烫伤,同一部位左下肢,换了三个月的药。有个病人说,她的热水袋是德国进口的,70多元一个,第一次使用就炸了!”这是瑞金医院烧伤科门诊护士长周洁近日发在朋友圈的一条消息,这也是周洁今年冬天第三次因为低温烫伤增多而呼吁“扔掉热水袋”。

  在瑞金医院,每年冬天都是低温烫伤的高峰,以往热水袋低温烫伤只占两成,今年频频创新高,中招者比往年大幅上升,占到三成。值得关注的是,根据该院初步统计,入冬以来已有20位市民因热水袋爆炸而被紧急送医。

  记者在某电商平台看到,一款号称德国产的“网红”热水袋,在最近一个月内,仅一家小店就卖出了647个。

  女性低温烫伤占大多数

  一般热水袋只有60多度,为什么会被烫伤?瑞金医院烧伤科主任郇京宁教授指出,热水袋造成烫伤的温度为40℃-60℃,皮肤温度一般为30℃左右。热水袋的这种温度会让人体感很舒服,但是一旦睡着了,皮肤长时间直接接触高于体温的低热物体,容易遭遇低温烫伤。所谓低温烫伤,是指机体长时间接触中等温度(一般指44-50℃)的热源,造成从真皮浅层向真皮深层及皮下各层组织的渐进性损害。低温烫伤的面积通常比较小,呈圆形或椭圆形,常位于足跟、足底、小腿胫前、臀部等。早期外观往往只是一个小小水泡,容易被忽视。但千万别小看这个小水泡,虽然病变比较局限,但是损伤常常深达真皮深层甚至全层皮肤坏死,即临床诊断的深II度或III度烫伤。而且胫前、足跟等部位皮下组织较薄,烫伤严重时可深达骨质,造成伤口经久不愈。

  专家表示,糖尿病人、脑血管疾病患者、老人、疲劳过度者、婴幼儿以及常常手脚冰凉的女性都是低温烫伤高发人群。糖尿病、截瘫、脑血管患者以及老年人由于皮肤感觉异常,对热刺激反应敏感性低。中青年常常是在醉酒或劳累过度熟睡时使用取暖设备所致。而婴幼儿表达能力欠缺,当遇到马大哈家长,也会造成低温烫伤。值得注意的是,在低温烫伤患者中女性占大多数。有的女性为了更加暖和,将暖宝宝直接贴在皮肤上,造成皮肤深度烫伤。  烫伤后慎用油膏

  郇京宁教授说,发生低温烫伤后,冷疗是现场处理最有效的方法。首先,用冷水对创面进行淋洗、冷敷或用包裹冰块的毛巾等冷敷。冷疗能使创面迅速降温,减少热力对组织的继续损伤,减少创面渗出和水肿,同时还能减轻疼痛。冷疗开始的时间越早越好,持续时间最好达到20分钟以上,直至创面不感疼痛或疼痛显著减轻为止。其次,如果局部有水泡形成或者表皮破溃了,就需要去烧伤专科医院进一步治疗。就诊途中可以用清洁的被单或毛巾外裹创面。

  专家提醒,烫伤后切忌涂抹有颜色的药物,如红汞、紫药水等,以免影响对创面深度的判断。慎用油膏,以免清创困难,同时也不利于热量的散发。更不要涂酱油、“老鼠油”等所谓的土方,不仅对创面毫无益处,更容易导致感染。

  专家还提醒,使用热水袋外面一定要配个套子,或者裹一块布。清醒的时候用,睡着时候不要用热水袋。暖宝宝不能贴着皮肤用,要隔层衣服。使用的时候不能加压,比如在暖宝宝外束皮带,穿束腹带、紧身衣等。

  热点新闻:

  2017年上海楼市遇寒潮:新房市场供应量与成交量遭腰斩

  全国37城市白领平均月薪近八千 上海9655元居第二

  广灵四路—灵石路桥通车 缓解汶水东路交通压力

  上海中心外墙玻璃保洁员:5点半开工 不能穿羽绒服

  宝山一餐饮店菜名疑侮辱上港 球迷打口水仗

  天气预报:

  上海今晨气温破冰最低温-3℃ 周末开始回暖升至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