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健康新闻 > “暑伏”时令养生常识

“暑伏”时令养生常识

时间:2018-01-01 18:23  来源:  阅读次数: 复制分享 我要评论

“暑伏”时令养生常识

  中医认为,暑在夏至之后、立秋之前当令。暑气过则为暑邪,具有炎热、升散、开泄特性,易耗气伤阴、扰乱心神。长夏暑必夹湿,湿邪具有重浊、粘滞、弥漫的特点,而在三伏长夏时令,天暑下迫,地湿上蒸,暑湿相合,合称之为暑湿邪气。这时期的外感病症,即中医的暑病,多具有暑湿相合的病症特点。

  阳暑病特点和防治

  室温较高和通风不良的环境中的最容易发生中暑。中医称之为阳暑。即张景岳所言“暑月受热者”

  1、 成人防暑清热饮

  【处方】 藿香3g、 菊花3g、 白茅根3g、薄荷2g、乌梅1枚。

  【功用】 芳香化湿,清热生津

  【适用人群】 高温、高热环境中工作或生活人群。

  【服用方法】 将上5味药放入杯中,加350~450 mL开水,加盖闷泡30分钟。代茶饮。每日1剂可供3~5人服用。

  2、儿童防暑饮

  【处方】 藿香2g、 荷叶2g 、白茅根5g、 生山楂2g。

  【功用】 芳香化湿,清热生津

  【适用人群】 14岁以下儿童。

  【服用方法】 将上4味药放入杯中,加500mL开水,加盖闷泡30分钟。代茶饮。供3~5人服用。

  防暑药膳推荐:

  1、清凉绿豆汤:绿豆30g,芦根9g,生甘草3g。将芦根、甘草2味药用纱布包好,加水适量与绿豆同煮5~10分钟。去药包。冷热饮均可。

  2、清热解暑二豆薏米粥:赤小豆、绿豆、薏米、大米适量。煮粥,冷、热食用均可。

  3、清热解暑凉拌菜:鲜马齿苋、鲜鱼腥草、鲜穿心莲、鲜紫背天葵、鲜苏叶、鲜薄荷等任选一种,洗净,开水焯后,凉拌食用。

  阴暑病特点和防治

  空调普及,加上冷饮等成为暑季餐桌上的常客,这些易导致张景岳所讲的“因暑而受寒者”的“阴暑病”。阴暑病实际上是暑季不良生活方式导致的疾病。即“凡人之畏暑贪凉,不避寒气,则或于深堂大厦,或于风地树阴,或以乍热乍寒之时,不谨衣被。以致寒邪袭于肌表,而病为发热头痛,无汗恶寒,身形拘急,肢体酸痛等症。此以暑月受寒,故名阴暑,即伤寒也。”;“又有不慎口腹,过食生冷,以致寒凉伤脏,而为呕吐、泻痢、腹痛等症,此亦因暑受寒,但以寒邪在内,治宜温中为主,是亦阴暑之属也。”主要表现为空调病和胃肠型感冒。

  空调病多见于内蕴湿热,外感风寒,治疗应当采用中医祛暑解表,清热化湿中药。胃肠型感冒,主要是内伤饮食,外感风寒,主要采用藿香正气水,藿香正气胶囊等。

  阴暑病推荐方药

  1、防暑和胃饮

  【处方】 藿香3g 香薷3g 穿心莲3g 生姜2片

  【功用】 解表祛暑,调和肠胃。

  【适用人群】 空调环境中工作或生活人群,平时贪凉饮冷过度的人群。

  【服用方法】 生姜洗净切厚片,与其他3味药共放杯中,加350~450 mL开水,加盖闷泡30分钟。代茶饮。供3~5人服用。

“暑伏”时令养生常识

   长夏养生防病要则

  长夏的养生防病应当遵从《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言:“夏三月,此为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勿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1、慎起居:避开炎热、潮湿、阴寒之地。适量运动,适量出汗,该出汗时要出汗,有助于散热,祛除体内湿气,令阳气舒展,增强人体耐暑、抗病能力。

  2、调饮食:清淡、营养、易消化。忌辛辣、油腻之品,辛辣助火,油腻助湿。

  3、精神方面:情绪宜平稳,开朗,乐观向上,戒怒。

(综合自搜狐、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