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养生人群 > 白领 > 阳泉市义工联合会:让做义工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阳泉市义工联合会:让做义工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时间:2018-10-13 08:24  来源:  阅读次数: 复制分享 我要评论

阳泉市义工联合会会长薛志鹏

    

    在阳泉街头,活跃着这样一群“红马甲”,他们深入各社区为困难家庭及老人排忧解难,他们坚守“文明劝导护学岗”,义务为学生平安上下学提供保障,他们广泛发动义工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为想上学的贫困学生送去希望……
    他们,就是阳泉义工,用自己的付出,传递真情爱心,践行公益信念。“公益不只是看你捐了多少钱,更在于你唤醒了多少人的爱心,公益的核心思想就是唤醒良知,唤醒善良。”10月8日,阳泉市义工联合会(简称阳泉义工联)会长薛志鹏道出600余位阳泉义工背后的点滴真情。

助学:“来自陌生人的帮助是最伟大的爱!”

    一个深秋的午后,在两侧贴满了各种公益活动照片的走廊内,阳泉义工联的发起人薛志鹏如数家珍般地介绍着一张张照片背后的故事。其中一组照片格外引人注意,这组照片分别拍摄于2007年、2016年和2017年,三张照片拍摄的是一位名叫董丽娜的女孩。
    原来,从2006年开始,阳泉义工联就发起“七色阳光图书室”公益活动,征集适合小学生的各类图书,为周边郊区小学筹建图书室。2007年,义工们将整理好的图书送往阳泉平定县七亘村小学后,在该校就读的董丽娜成为义工们镜头中的“大眼睛”,眼中对知识的渴求让人心疼。2016年,阳泉义工联发起“彩虹助学”行动的第四个年头,董丽娜又一次进入了义工的镜头,那一年,她考上了大学,但贫寒的家境让她无力支付高昂的学费,作为“彩虹助学”行动的捐助对象,照片中的她手握着来自义工和爱心人士的捐赠,青涩的脸庞满是感激。2017年,正在读大二的董丽娜将自己勤工俭学的一点微薄收入投入到捐赠箱中,成为“彩虹助学”行动的一名捐赠者。这组跨越十年的照片,记录着一名寒门学子的成长,更记录着一颗爱心的萌芽。
    “七色阳光助学”“彩虹助学”“七色阳光图书室”……阳泉义工联的助学行动帮助一个又一个学子走进校园,温暖了一个又一个孩子的读书梦想。
    从2006年开始的“七色阳光图书室”公益活动,截至2017年,已经成功捐赠11个“七色阳光图书室”,共捐赠图书17188册,价值176685.41元,其他文体用具价值57866.5元。
    阳泉义工联的“彩虹助学”行动是与阳泉希望工程对接的公益助学项目,从2006年发芽到2013年规模化、项目化。2015年,义工联效仿互联网上兴起的众筹行动,启动了彩虹助学行动众筹模式,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筹集助学善款。至2018年,阳泉市义工联累计筹款74.5万元,帮助阳泉市193名贫困学生圆了大学梦。
    “七色阳光助学”是与阳泉市妇联“春蕾计划”对接的公益助学项目,始于2006年,资助人可以选择一对一、一对多或多对一等形式与贫困大学生家里长期结对,截至2018年,“七色阳光助学”活动捐赠金额达到44万余元。
    “在阳泉义工联,像董丽娜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我们总能在不经意间发现一些感人的巧合。”一边讲述着董丽娜的故事,薛志鹏一边翻看着接受资助的孩子们为自己发来的问候短信,“薛会长,中秋节快乐!”“薛会长,国庆节快乐!”……一条条贴心的问候,暖着薛志鹏和义工们的心。“来自陌生人的帮助是最伟大的爱。”素未谋面的捐赠,默默无闻的付出,心怀感恩的反哺……随着义工联日渐壮大,越来越多的贫寒学子得到了那一份份来自社会的牵挂与期望,这份爱,虽来自毫无血缘的陌生人,却在捐赠与感恩中传递、延续……

敬老:“关爱今天的老人就是关爱明天的自己!”

    在薛志鹏看来,公益不仅仅是捐资助学,公益,更应该是一件能在平时做,能随手去做,能延伸到日常行为中的行为。
    在刚刚过去的九月,阳泉义工联一如既往地开展幸福家园社区服务,一个月共有107人次义工服务了50次,服务总时长达187个小时。“社区服务需要亲情陪护和长期坚持。”多年的公益活动经验,让薛志鹏发现,很多公益组织都会前往社区孤寡和留守老人家中帮忙,但大部分是逢年过节、集会式地前往,慢慢地,他感觉到这种方式并不适合老人,“大多数老人更喜欢安静。”能不能让义工和孤寡老人结对子,成为一家人,只要有时间就经常去陪陪老人?他开始琢磨一种全新的方式——亲情陪护,“关爱老人不仅仅是送米送面,而是需要陪护,要保证义工每个月去两三次,最终能够达到一周一次,就像子女回家看望父母一样,给老人洗洗头,洗洗脚,做顿饭。”始于2006年的“幸福家园社区服务”,在2015年实现常态化,现在已有30余位服务对象。
    除此之外,阳泉义工联每月还会固定组织义工走进城区老年护理中心,去探望住在那里的老人。陪老人聊天,为老人洗头、理发、剪指甲、按摩等。虽然每次只有短短的两个多小时,但快乐与温情会一直在义工与老人心中久久保存。薛志鹏说,每个月义工前往老年公寓服务前,老人们闻讯后都会穿上最好看的衣服,把自己收拾得干干净净、精精神神的,像过年似的盼着义工们来,“老人们最需要的是一份温暖的关怀和问候,他们的内心其实也和孩子们一样,害怕孤独,渴望得到温暖,一点点的关爱都可以让他们的心融化。”
    “关爱今天的老人就是关爱明天的自己!”展板上的标语,激励着每一位义工和爱心人士的敬老之心。薛志鹏说,每个人都会老去,关心和帮助老人,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关爱,体会到社会的温暖,是义工联合会义不容辞的责任。“当我老了,我也希望能有穿着红马甲的义工与我结对子。”薛志鹏说出这番话时,感慨万千。

情结:“让做义工成为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

    “去年,我们组织进行的主题活动和社区服务活动,共909次。”阳泉义工联每年一次的“七色阳光助学”“彩虹助学”“七色阳光图书室”“腊八施粥节”“义务植树”等活动,每个月的“情暖夕阳老年公寓”“情暖夕阳公益电影”“无偿献血”活动,以及已实现常态化的“幸福家园社区服务”“文明劝导护学岗”活动,让身着红马甲的“阳泉义工”成为山城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说起当年发起创办义工联的初衷,薛志鹏回忆起年少时看过的影视剧,“小时候看到香港影视剧中常有男女主角做义工的镜头,当时就想着如果自己有一天也能做义工该有多好,没想到若干年后,自己真的成了一名义工。”影视剧中的画面在薛志鹏心中埋下了“义工”的种子。2005年,这枚种子破土发芽。
    2005年,身为百度阳泉吧吧主的薛志鹏,偶然间为一名吧友组织的一场网络募捐,让他深切感受到来自网络的温情,“当时贴吧是唯一的网络平台,其实,在我们的身边,有不少人愿意奉献爱心,只是没有找到一个好的方式。”于是,他通过百度贴吧组织了一群志同道合的网友,成立了“阳泉义工”公益团体,2013年12月8日,正式登记注册为阳泉市义工联合会。如今,阳泉义工的注册人数已经达到600人以上,这600余人中,有白领精英,有企业老板,也有超市理货员、环卫工人。
    “希望义工能散落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而不是集中在城市的亮点上。要让做义工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若干年之后,当人们谈论起周末能去干什么,第一反应就是去做义工。”在阳泉义工联的众多展板中,一张展板上这样描述着薛志鹏对义工和公益的理解,“如果你有车辆,可以加入‘绿丝带顺风车队’,顺路搭乘路人,也欢迎你参加‘幸福家园社区服务’,和小组的其他义工一起与独居者或残疾人结对子,帮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介绍你身边的热心人加入阳泉义工也是一种公益……”公益,不是少数人做了很多,而是每个人都做了一点点,只要有一颗愿意奉献的心,其实可以做的有很多。

本报记者 丁岭燕/文 实习记者 姚晋丽/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