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养生人群 > 男性 > 读书会︱18世纪末大西洋世界无疆界的革命

读书会︱18世纪末大西洋世界无疆界的革命

时间:2018-10-10 16:55  来源:  阅读次数: 复制分享 我要评论

本文为复旦大学美国史读书会2018年第3场内容,由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刘雨君和王仲达整理与编辑。经发言者本人审定,由微信公众号“美国史研究”(Americanhistory)刊发。经授权,澎湃新闻转载。
本期读书会讨论的是美国历史学家珍妮特·波拉斯基(Janet Polasky)的《无疆界的革命:在大西洋世界呼唤自由》(Revolutions without Borders: The Call to Liberty in the Atlantic World,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2015)。珍妮特·波拉斯基(Janet Polasky),1978年自斯坦福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现执教于新罕布什尔大学历史系,任首席教授,通晓英语、法语、德语等多门语言,主要研究方向为18世纪大西洋革命史、比较史学、城市史和欧洲女性史。《无疆界的革命:在大西洋世界呼唤自由》是一部富有雄心的著作,作者运用18世纪旅行革命者的小册子、报纸、书信、小说、日记乃至谣言等多种史料,打破传统民族国家的历史写作框架,尝试跨国史路径,展现了1776年至1804年间大西洋世界此起彼伏的革命事件中思想观念的交流和碰撞。美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所传达出的“自由”观念突破疆界,得到了欧洲、北美、非洲和加勒比海地区和国家的回应。本书入围美国2016年乔治·华盛顿奖(the George Washington Prize)最终名单。

读书会︱18世纪末大西洋世界无疆界的革命

珍妮特·波拉斯基(Janet Polasky)与她的著作《无疆界的革命:在大西洋世界呼唤自由》
开场
刘雨君(复旦大学博士生)

今天我们讨论的是珍妮特·波拉斯基(Janet Polasky)的《无疆界的革命:在大西洋世界呼唤自由》。我想先从本书的方法论和史学史角度、采用的史料、选择的群体对象,以及作者对18世纪末“自由”观念的探讨等四个方面作一简要说明,然后请大家各抒己见。
波拉斯基凭借法语、德语等多国语言优势,运用多语言史料,专治欧洲史,并且关注性别史研究。这些集中在一起论述18世纪末的大西洋世界不同地区和国家的革命,就是《无疆界的革命》一书的突出特点和优点。
首先从方法论和史学史的角度看,波拉斯基采用跨国史路径,展现自1776年美国革命爆发至1804年海地革命为止,近30年间“自由”的革命思想观念在大西洋世界的传播过程。
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专业史学兴起的时代,就有美国“帝国学派”等史学家将近代早期欧洲和北美的历史放置于大西洋背景下加以考察;在二战后,越来越多的史学家将“大西洋世界”作为一个整体分析框架,研究这个区域内的人口迁徙、商品流通、政治意识和宗教思想等因素,扩展了史学研究的视野和路径。与此同时,传统的民族国家史学框架局限性日益凸显,研究领域狭窄,过分强调本国本民族历史的独特性,忽视国家间的互动,加之民族主义立场威胁到史学研究的客观中立,因而在史学领域出现了“跨国转向”(transnational turn),跨国史应运而生。在入江昭(Akira Iriye)看来,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跨国史”或“跨国视角”(transnational history或transnational perspective)强调以跨国的立场重新解读民族国家的历史,试图突破国家例外论的叙事立场,讨论文化、宗教以及其他非国家行为体与民族国家之间的关系。跨国史路径把民族国家置于更宏大的历史语境中重新考察,将普通民众和边缘群体纳入到研究之中,拓展了研究思路,加深了对传统历史研究中所忽略面相的理解和认识。

读书会︱18世纪末大西洋世界无疆界的革命

入江昭《全球史和跨国史:过去、现在和未来》

其次,波拉斯基依据不同类型的史料安排篇章布局,令人耳目一新。
大致看来,作者每章都追溯一种特定体裁的文本,论述某个核心问题。例如作者在第一章开篇便指出“是小册子而非毛瑟枪引燃了从北美到欧洲的革命”,她强调这种便携文本在大西洋世界中传播革命思想观念所发挥的巨大作用;第二三章主要使用回忆录、日记等文本,记录旅行中的革命者的所思所感,从个人视角展现出他们对不同地区和国家的革命的观察;在第四章,作者利用报纸展现当时在公共领域中迅速增强的政治论辩和煽动性言论;第五章则以谣言为依托,描绘大西洋世界不同区域和不同身份的人群,特别是边缘群体对各种信息的理解和解读,进而阐释当时“自由”革命思想观念在大西洋两岸的流传;波拉斯基以小说作为第六章的核心材料,展现当时旅行革命家的妻女的思想情感变化,重点考察革命对家庭生活的影响;第七八两章则基于跨大西洋交通网络之间传递的私人信件和外交书信展开论述,凸显信件在外交、商业、社交等方面的功能,从个人情感和公共事务两条主线展现革命时期大西洋世界的意识形态流变。
虽然波拉斯基对每一章安排了某种特定文本作为主要论述材料,但是不同体裁的材料也在各章中穿插使用。对于我们来说,可以学习和借鉴这种方法,依据所讨论的具体问题的特质选取史料,兼顾各种不同材料的特点丰富论述,令行文更有层次感,视角更加开阔。
再次,作者选取多元的叙述对象,既有对拿破仑、华盛顿、杰斐逊等传统政治精英人物革命行动的展现,也结合分析了革命中普通民众和边缘群体的思想情感变迁。
一方面,擅长性别史研究的波拉斯基用一章专门论述旅行革命家妻女的文字信息,包括她们的书信和文学作品,这些荷兰、英国、法国、美国等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有文化的女性,善于观察和表达,将个人情感与对革命的认识记录下来,呈现出同以往精英视角完全不同的史料信息和价值,展现出18世纪末大西洋世界云波诡谲的思想观念转变对个体家庭生活的影响。另一方面,波拉斯基兼顾对底层民众和边缘群体的思想、行为的揭示,从有色人种,特别是黑人效忠派在不同革命时期,跟随英帝国从美国向新斯科舍转移,进而到达非洲的塞拉利昂、欧洲以及加勒比海地区建立新家园的愿景,分析了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对“自由”思想观念的理解和呼唤。
受制于文字史料,完全从底层群众的视角揭示18世纪末大西洋世界的革命显然是“高贵的梦想”(that noble dream),因为不识字,他们的诉求表达纷繁复杂,难以流传下来。但是,波拉斯基另辟蹊径,从文学的角度窥探时局,以精英人物身边的亲人、助手,以识字的黑人革命领袖的记录作参照,展现出那个时代上层群体之外的其他人群的情感和思想观念,不失为一种折中方案。
除此之外,波拉斯基从“自由”观念的认识和发展为核心的意识形态角度,考察了18世纪末的整个大西洋世界的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