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养生人群 > 男性 > 介入微创 解决区域性门脉高压症

介入微创 解决区域性门脉高压症

时间:2018-07-26 15:12  来源:  阅读次数: 复制分享 我要评论

突发呕血,查出胃底门脉高压

来自梅县的黄先生今年54岁,在一家工厂上班,平日里身体很好。一天黄先生突然出现胃部胀痛,呕吐鲜血,并有黑便排出,情况危急。家人立即带他赶往梅州市人民医院就诊。入院后经过电子胃镜显示:黄先生的胃底有明显的粗大静脉曲张,伴有血疱及新鲜血迹,但未发现患者有肿瘤等其它情况。

由于该患者未有肝炎肝硬化病史,经肝胆胰外科、消化内科、介入科等多学科讨论,考虑是胰源性区域性门脉高压,建议黄先生进一步做血管造影检查。患者在局麻下行经皮经肝穿刺门静脉造影,造影显示脾静脉中远段重度狭窄,胃底、胃体静脉明显迂曲、扩张,确诊为区域性门脉高压症。

梅州市人民医院介入科主任曾国斌告诉记者,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症是指各种病因导致门静脉系统的一种特殊类型,占肝外型门脉静高压症的5%。区域性门静脉高压最常见的原因是胰源性,包括胰腺假性囊肿、胰腺良性或恶性肿瘤、急性或慢性胰腺炎等。

该病易误诊,常见于中青年男性

曾国斌表示,胰源性门脉高压症好发于中青年男性。在患者无基础肝脏疾病的情况下,由于脾静脉与胰腺的密切解剖关系,胰腺病变可使压力相对较低的脾静脉受压后回流受阻,使左侧静脉回流形成,从而形成胰源性门静脉高压,造成胃底静脉扩张破裂出血。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症是一种较为罕见的疾病,在诊治上具有特殊性,易误诊、漏诊。区域性门脉高压最严重的临床表现为消化道出血,血管造影检查是诊断此病的金标准。

胰腺炎后发生的门静脉高压症,但其肝脏功能正常。与我们常见的肝硬化引起的门静脉高压症有明显的不同。患者由于胰腺炎并发的左侧静脉栓塞或闭塞,往往没有肝脏的基础病变,肝脏和胃肠道的血液回流正常,静脉曲张以胃底静脉曲张为主;可能出现慢性腹痛、腹胀等胰腺疾病的症状和脾脏肿大、脾亢以及呕血、黑便等消化道出血的表现。

胰腺炎后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病情隐匿,病情的发展常被忽略,只有当静脉曲张严重了,破裂了,才得以治疗。而肝硬化后门静脉高压症则有肝功能的明显异常。

微创介入治疗,有效降低门静脉压力

据了解,区域性门静脉高压常规治疗方法可以采用内科药物降低门静脉压力,内镜下曲张静脉注射硬化剂或者外科脾切除术等。黄先生病情如果采用外科切除治疗,手术创伤大、难度较高。经过精心的术前准备,介入科的手术团队决定在黄先生身上实施介入微创手术。

微创介入治疗,采用医用组织胶,通过栓塞胃曲张静脉以预防曲张静脉破裂出血,并于脾静脉中远段狭窄处植入血管支架血管成形。治疗后血管造影复查,患者脾静脉中远段支架内血流顺畅,脾静脉远端压力明显下降,手术取得圆满成功。患者术后无任何不适,未再出现消化道出血,术后胃镜提示胃底静脉曲张较术前明显好转。

据曾国斌介绍,经皮经肝穿刺胃曲张静脉栓塞+门静脉血管成型术治疗区域性门静脉高压是目前治疗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的前沿技术之一,能有效降低门静脉压力,降低胃底、胃体曲张静脉破裂出血风险,改善脾大、脾功能亢进,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江波)

相关链接

梅州市人民医院介入科现开放床位40张,有医护人员22人,其中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2人。

科室内设微创靶向治疗室,配备有微波消融仪、放射性粒子计划系统、彩超、多功能监护仪等。主要诊疗范围:肿瘤治疗,血管介入治疗及出血性疾病治疗等。

特色诊疗项目:肝癌、肺癌介入治疗、肝血管瘤介入治疗、子宫肌瘤介入治疗、各脏器出血介入止血治疗等。

本期健康护航使者:

曾国斌:介入放射主任医师。擅长良、恶性肿瘤及外周血管性疾病的介入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