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养生人群 > 男性 > 3男2女!浙江今年报告5例登革热,均为境外输入

3男2女!浙江今年报告5例登革热,均为境外输入

时间:2018-05-26 20:36  来源:  阅读次数: 复制分享 我要评论

原标题:3男2女!浙江今年报告5例登革热,均为境外输入

  这两天,阴雨天气不断,反常的高温又回落到了二十多度。晚上子大发威,很多人没有做好防护措施,就被咬得到处是包。

  子越来越多,眼瞅着蚊子的活动高峰就要来了。去年的登革热疫情很多人还记忆犹新,今年会卷土重来吗?

  记者今天从浙江省疾控中心了解到,截至2018年4月30日,全省共报告登革热病例5例,较去年同期(7例)下降28.57%,报告发病率为0.0089/10万,无死亡及重症病例。

  其中,1-3月各报告1例,4月报告2例。其中男性3例,女性2例。年龄最小者28岁,最大者54岁,病例均为境外输入。其中马尔代夫输入2例,泰国、巴基斯坦及安哥拉各1例。

VCG41128635246.jpg

  浙江每年均有登革热输入疫情

  未来各地蚊密度将有明显上升

  近年来,浙江省对外人员交流及贸易往来较为频繁,每年均有登革热输入疫情的发生,并且近来连续几年均发生由输入病例引起的本地疫情。

  随着气温的节节攀升,浙江各地蚊媒密度将会有明显的上升。为有效开展登革热防控工作,浙江在每年4-11月份均会开展登革热媒介伊蚊的监测工作。其中,杭州从今年3月份就开始对疫情情况以及白纹伊蚊(杭州登革热传播的主要媒介)进行监测,比往年提早了一个月。

  布雷图指数是评价一个地区伊蚊密度的指标,也就是平均每百户内有伊蚊幼虫(孑孓)孳生的容器数。已知在媒介伊蚊幼虫监测过程中若布雷图指数(BI)>20则表明登革热有区域流行风险(即高度风险),10<BI≤20则有暴发风险(即中度风险),5<BI≤10则有传播风险(即低度风险),BI≤5为符合防控要求。

  今年4月,浙江疾控系统在全省11个地市媒介监测共调查22220户,其中白纹伊蚊阳性容器1967个,埃及伊蚊阳性容器数0个,月均BI为8.85,较去年同期上升5.36%。

  全省89个县(区、市),以及杭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西湖风景名胜区、杭州大江东产业集聚区、温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监测结果显示,BI大于5的县(区、市)有59个(63.44%),BI大于10的县(区、市)有29个(31.18%),BI大于20的县(区、市)有4个(4.30%)。

  目前杭州的监测数据显示,蚊虫密度变化趋势跟往年相近,部分区域略低于去年。按以往规律,蚊密度近期还会持续上升。

  登革热主要流行于东南亚、南美洲及非洲等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所以,也提醒大家如果必须前往这些地区,要提前了解当地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疫情情况,做好防护准备,并且穿浅色长袖衣服和长裤,在皮肤裸露部分使用蚊虫驱避剂。

  蚊密度监测方法多种多样

  以前抓蚊子样本需要“用嘴吸”

  登革热疫情如何监测?记者了解到,除了布雷图指数,还有双层叠帐法人体诱蚊。其中,前者主要针对幼蚊,后者主要针对成蚊。

  双层叠帐法是指在蚊子喜欢活动的地方搭起一个双层蚊帐,里面一层长度拖地,外面一层离地面20厘米左右,吸引附近活动的蚊子飞到帐内,又没法进入内帐。一旦发现有蚊子停落在蚊帐上就用电动吸蚊器抓住蚊子。

  机器抓蚊省时省力,而在此之前为了抓到一只蚊子是要“用嘴吸”的。

微信图片_20180523183113.jpg

  2006年,杭州市疾控中心的专业技术人员在建德三都镇开展蚊媒调查,对捕获的蚊虫进行分类鉴定,就是这么做的。

  登革热潜伏期为3至15天

  发现可疑症状要及时就诊

  记者了解到,登革热是一种蚊媒传染病,潜伏期为3至15天,常见潜伏期为5至8天,人与人之间不会发生传染。典型临床症状表现为发热、头痛、眼眶痛、肌肉关节痛、皮疹等,部分患者会出现感冒样症状或胃肠道症状(呕吐、腹泻),是东南亚地区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生活在登革热疫区或近期到疫区旅行,出现发热症状,再加上以下任意两条登革热的症状:恶心呕吐、皮疹、三痛、止血带试验阳性、白细胞减少、任何一项警告征象(腹痛或有压痛;持续性呕吐;临床积液或水潴留;黏膜出血;嗜睡、烦躁不安;肝肿大>2厘米;红细胞压积增加,血小板减少),即有可能是登革热。

  此外,出现警告征象有可能发展成严重登革热(严重血浆外渗、严重出血、严重器官损害),应立即到医院观察治疗。

  发现疑似登革热症状要尽快到医院就诊,及时接受治疗,患者如未发生并发症一般10天左右就会逐渐恢复。

  记者了解到,鉴于去年杭州出现了浙江省建国以来最大的登革热本地疫情,今年浙江省包括杭州在内的多个地区均开展了早春蚊的杀灭工作。

  整体而言,对于有效开展蚊媒控制的地区发生大规模登革热本地暴发疫情的风险比较低,但对于存在登革热输入风险且蚊媒密度比较高而医疗机构发现诊断能力比较薄弱的地区,不排除发生大规模本地暴发疫情的风险。

  作为一种蚊媒传染病,防蚊灭蚊,避免蚊虫叮咬是预防登革热的最有效措施。疾控专家也建议广大民众外出工作或旅行时提前了解目的地疫情情况,前往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流行地区时应避免蚊虫叮咬,若出现不适,应及时就医并主动告知外出旅行史及蚊虫叮咬史。

  为减少蚊子孳生及叮咬,建议民众积极开展防蚊灭蚊工作,主动参与“人人动手、清洁家园”活动。

  疾控专家提心,要预防登革热,一定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消除或破坏蚊虫孳生地

  1.排干房前、屋后、屋顶、地下车库及地下室的沟渠死水及积水,疏通下水道,污水井加盖,平洼填坑,堵塞树洞。

  2.及时清理房前屋后的缸、罐、废旧轮胎、啤酒瓶、竹筒、陶瓷器皿等积水容器。

  3.家庭用的水缸或水箱加盖,以防蚊子进入。

  4.防止垃圾堆积,将垃圾放入密闭塑料袋并放入密闭容器中。

  5.家养水生植物应每隔3天至5天换水洗瓶、清洗根须,并注意容器的清洗,容器底部不要留有积水。

  二、减少与蚊子接触的机会

  1.家庭可安装蚊帐、纱门、纱窗等;适时使用蚊香、电子驱蚊器、电蚊拍、防蚊灯等装备,还可以用杀虫喷雾剂对房间实施灭蚊处理。

  2.避免在蚊子活动高峰期(日出后两小时左右和日落前两小时左右)在树荫、草丛、凉亭、垃圾站等地方逗留。

  3.外出时可穿浅色长袖衣裤,在皮肤裸露部位涂抹驱避剂。

  4.必须前往蚊子密度较高的场所时可现场喷洒灭蚊剂。(浙江在线记者 赖金鑫 通讯员 江歆 严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