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四季养生 > 节气养生 > 立冬养生 > 立冬了,提醒您养肾的要点(转帖)

立冬了,提醒您养肾的要点(转帖)

时间:2018-04-29 18:14  来源:  阅读次数: 复制分享 我要评论

11月7日(农历十月初八)立冬,阴气愈盛,阳气潜藏。立冬,“立”是建立、开始;“冬”即古文“终”字,意指一年中最后一个季节。立冬和立秋一样,古人在这个季节多用占卜的方法来看冬天的冷暖,如“立冬晴,一冬凌(寒冷);立冬阴(阴雨),一冬温(暖冬)”。

  民间习惯把立冬作为冬季的开始,实际上,真正意义上的冬季,并非都以“立冬”为准,而是以连续五天日平均气温低于10℃为标准。

  人体阳气也随之潜藏于内,养生应顺应自然界规律,要养阳、藏阳,补肾藏精,养精蓄锐,为来春的生机勃发做准备。


起居养生


  “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

  在寒冷的冬季,早睡晚起,日出而作,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阳气潜藏,阴精蓄积。早睡以养阳气,保持温热的身体。起床时间最好在太阳出来以后,这时人体阳气迅速上升,则头脑清醒,机智灵敏。上班族早起困难,就要尽量早睡,不熬夜。



  衣着过少过薄、室温过低即易感冒又耗阳气。反之,衣着过多过厚,室温过高则腠理开泄,阳气不得潜藏,寒邪易于侵入。所以,立冬后的起居调养切记“养藏”。


饮食养生


  我们冬季在饮食养生方面应少食咸,适当吃点苦味的食物。

  咸味入肾,苦味入心。如果咸味吃多了,会促进肾水升腾而以水生木,肾水反而不能闭藏,有损健康。苦能降火,适当的苦味可以帮助相火下潜,更好的促进冬天肾水的闭藏。

  冬至后饮食以补养为要,天气寒冷后耗费的阳气增多,也就需要适当补充身体所需。

  “少年重养,中年重调,老年重保,耋耄重延”
元代《饮膳正要》曰“冬气寒,宜食黍以热性治其寒。”少食生冷,也不宜躁热,有的放矢地食用滋阴潜阳,热量较高的膳食为宜,多饮豆浆,多吃萝卜、青菜、豆腐、木耳等。



  要因人而异,食有谷果菜之分,人有男女老幼之别,体质有虚实寒热之辩。“虚者补之,寒者温之。”故冬令进补应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清补、温补、小补、大补,万不可盲目“进补”。

  冰糖萝卜饮:白萝卜洗净,上部1/3处横切一刀,用小刀把下部中心掏空,挖空处放冰糖。再把切去的1/3白萝卜盖好,用牙签固定,放入密封罐,用冰箱保存,五六天后打开萝卜,冰糖化为浓汁。将汁水滗出即成。

  制首乌水枣米煮:干季最后是立冬,天干气燥最严重。制首乌水枣米煮,不宜大补宜清补。



  做法:将制何首乌冲净然后用干净的纱布包上放入锅中(不能用铁锅)用清水泡,将米淘好和洗净的大枣也放入锅中和何首乌一起浸泡,泡好的何首乌大枣和米连同泡它们的水一起大火烧开,然后小火煮至米粒开花。放入红糖拌匀,再煮2分钟即可。


情志养生


  “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以有得”。力求其静,控制情志活动,保持精神情绪的安宁,含而不露,避免烦扰,使体内阳气得以潜藏。

  对于抑郁心中的不良情绪,通过适当方式发泄出来,以保持心态平和。

  延长光照时间。因为光照时间短,是情绪抑郁的一个原因。当黑夜来临,人体大脑松果体的褪黑激素分泌增强,它能影响人的情绪,而光照可抑制此激素的分泌;精神安静多爱好,应以安静的活动为主,如琴、棋、书、画、集邮等为主。


经络养生


  从立冬至立春3个月,万物生机潜伏闭藏,正是调养肾的大好时机。

  将养肾进行到“底”:在立冬前、中、后三天,每日将脚入温水中浸泡6-12分钟;而后点按太溪穴、三阴交穴、足三阴及关元穴各36次,以此达到保持肾、肝、脾脏腑经络功能的顺安通和功效。

  懒腰宜常伸:腰部适度常伸,可使内脏得到舒缓的按摩,促进新陈代谢。



  要穴常滋润:看电视时坐直,不倚靠,双手对搓发热后紧按腰眼处,用力上下搓120次(一上一下为一次),或以热为度。

  在立冬前、中、后三天,将手搓热,并敷于命门穴及关元穴处。温煦命门及关元,即可温补一身之元阳及元阴,增加生命的动力。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