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养生人群 > 中老年 > 互联网巨头加速挖掘“银发族”商机

互联网巨头加速挖掘“银发族”商机

时间:2018-03-26 12:07  来源:  阅读次数: 复制分享 我要评论

信息时报记者 卢云龙

在中老年人群体中挖掘社交、购物商机,正成为互联网巨头们攻关的一大“课题”。继此前京东年货消费报告发现50后、60后很喜欢在电商渠道购买海鲜这一“银发商机”,阿里巴巴在淘宝上线“亲情版淘宝”后,腾讯也“盯上”中老年人在互联网上的一举一动。日前,腾讯社会研究中心联合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情调查与大数据研究中心发布了《中老年互联网生活研究报告》,该报告指出我国中老年人在互联网应用上的参与度和活跃程度都越来越高。相关人士认为,50岁以上新晋网民的“互联网诉求”值得关注。与此同时,该群体也要提高对互联网信息的甄别能力。

中老年人积极尝试各类APP应用

根据《中老年互联网生活研究报告》,一些年轻人热衷的网络便捷功能渐渐融入到中老年人生活当中,使用手机支付(51.5%)、手机导航(33.1%)和打车服务(25.8%)的中老年人也开始占有一定比例。另外,中老年人最常参与的旅游、运动健身和广场舞活动中,微信超过了电话和面对面沟通,成为最常用的联络方式。

“新技术正在快速更迭,不断催生着新的内容、新的连接和新的生活方式。”腾讯集团副总裁程武认为,互联网和数字技术是现代社会传达和承载情感的工具,中老年人在退休后失去了“单位”这个主要的社交空间,互联网为他们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

“之前出门总是让儿子用APP帮我叫车,后来发现用手机叫车其实并不困难,现在都是用我自己账号叫车了。”53岁的梁先生告诉记者,自己最初比较抗拒网约车这一新事物,但在多次使用后发现给其生活带来便捷,于是果断申请开通了个人网约车账号。除了交通出行方面,记者日常观察发现,如今在菜市场使用移动支付的中老年人明显增多,而通过微信收发红包、语音通话的中老年人也不乏少数。

“银发经济”引电商平台关注

在越来越多的中老年人变成“手机族”之后,该群体的消费诉求引起了电商巨头的关注。京东通过对比不同年龄段用户在京东平台的消费结构发现,“银发经济”效应在生鲜电商领域体现得尤为明显,50后、60后和70后用户的生鲜消费在京东全站消费占比最高,网上买菜、买肉的习惯也在逐步取代菜市场在中老年人心里的地位。京东大数据发现,在京东购物平台上,80后、90后爱买水果;50后和60后爱买海鲜水产,其中以鱼类和虾类居多。京东品牌负责人告诉记者,从购物品类看,中老年群体的网购消费力不容小视。

淘宝早前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在淘宝过去30天的订单数据中,共有5000万订单的收货手机号都没有对应的淘宝账号,这背后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家庭成员在帮忙代收。淘宝方面认为当中大部分是中老年人,而这也正是淘宝发掘“银发”市场的契机。2月1日,淘宝“亲情账号”功能正式上线。子女用户可以打开“我的淘宝”,选择“亲情账号”,创建“父亲”或“母亲”角色关系。完成亲情关系绑定后,父母的手机淘宝会切换成专属页面,字体更大、视觉更简单。并且亲情号的使用门槛更低,APP使用手机号加验证码,即可完成登陆注册。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72亿。在艾媒咨询集团负责人张毅看来,近年50岁以上人士加入网民行列,他们的“互联网诉求”值得相关企业关注。

提醒:

慎防网络欺诈 涉及转账要留心

80后李先生向记者表示,在教会父母用微信之后,他最担心家中老人乱点所谓的“红包”。90后SUKI则对母亲经常给她发“震惊了……”“为了家人必须转发……”这类内容而感到头疼,“有些内容一眼就看出来是假的,母亲还煞有介事的跟我说,为此每次都要费尽口舌跟她解释。”

在《中老年互联网生活研究报告》中也特别提及中老年人的信息甄别能力需要加强。课题组对互联网诈骗进行了调研,数据显示中老年人受骗信息类型排名前三位的是免费领红包(60.3%)、赠送手机流量(52.3%)和优惠打折团购商品(48.6%)。

猎网平台反欺诈专家刘洋提醒,骗子往往利用老人贪便宜的心理,但凡看到“超低价”“免费赠送”等字眼要提高警惕。腾讯手机管家安全专家杨启波建议,要时刻提醒中老年用户在涉及到交易转账时要特别小心,避免在陌生的网址随意输入敏感的个人资料和信息,避免联系陌生人进行直接的支付转账。子女们应该推荐父母多关注谣言过滤器发布的内容,防止网络谣言影响父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