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养生百科 > 养生信息满天飞,您能相信吗?(组图)

养生信息满天飞,您能相信吗?(组图)

时间:2018-01-11 10:46  来源:  阅读次数: 复制分享 我要评论

一条使用微波炉有害的所谓养生信息,在微博上疯传,质疑声很多。

一条使用微波炉有害的所谓养生信息,在微博上疯传,质疑声很多。

养生信息在微信、微博上随处可见。知名微博直发或转发时不时有广告出现。

养生信息在微信、微博上随处可见。知名微博直发或转发时不时有广告出现。


  “隔夜菜致癌”、“吃微波炉加热的食物易致癌”、“红枣、红糖最补血”、“用手机上网,强辐射能致癌”……这样的养生信息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上传来传去,让人眼花缭乱,不少信息更是被传得神乎其神,甚至被奉为养生宝典。那么,这些信息靠谱吗?“微健康”科学吗?记者就此进行了调查。

  不少养生信息不靠谱,反而对身体有害

  目前,社会上养生信息满天飞,手机和网络成了主要载体。记者在新浪微博输入“养生”一词,搜索结果超过了500家用户。一些经常发布养生信息的微博用户受关注度很高,拥有几百万粉丝的并不少,如@修心养生辞典、@美容养生学堂等,一些热门帖子转发条数成千上万。微信平台同样如此,记者搜索到“保健养生学”、“润瑞养生堂”等,其中不少用户将养生保健和购物巧妙联系在一起。

  22岁的小陈是个很注重养生的女生,在微博上,她关注了很多发布健康信息的机构和个人。从“生病要吃对水果”、“人体排毒周期”到“一天要喝几杯水”等,小陈的微博里分享了许多养生信息。但是,小陈并不知道这些信息的真实性,只是抱着宁可信其有的态度转发信息。

  9月5日,她刚打开微博,就看到了一条新信息:秋季辟谷排毒有利于身体内部的循环与协调,只有完美排毒,才能有健康水嫩的好肌肤,冬季前把夏季还没来得及减下去的肉甩掉,更好地维持全身机能的运作,想瘦想美想健康,从断食启程。

  信息很诱人,每个女生都爱美,但辟谷排毒可靠吗?会不会留下健康隐患呢?小陈有点担心,她留了个心眼,很快发现原文评论中有网友分享了经验:“我进行辟谷12天,只排了两次便,连喝清油和吃麻仁润肠丸都不能增加排便,真让人担心,而且辟谷影响体力,根本不能做剧烈运动。”

  国家三级营养师刘丹告诉记者,辟谷排毒的过程本身不科学,反而对身体有害。排毒本身需要消耗大量能量,若是不能及时补充能量,排毒也难进行。事实上,不少年轻女性便秘的原因不是身上有毒,而是吃得太少、太精,肠蠕动过慢导致便秘,通过断食来排毒的说法并不可信。如果暴饮暴食需要断食治疗,必须有专业医生的指导。

  与“辟谷排毒”一样,许多养生信息不靠谱。福州市民赵先生前几天在手机微信上看到一条信息:手指甲上月牙越少,表示体质越差。因为自己只有拇指上有月牙,赵先生有点不安。后来,他咨询了一名医生朋友,得到的答复是,月牙与新陈代谢有关,与健康没有必然联系。赵先生这才恍然大悟。

  记者了解到,这样的信息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少。如“吃微波炉加热的食物易致癌”、“虾和维生素C不可同时食用”、“跷二郎腿会得7种病”等,这些信息已被证明没有科学根据,但是拥趸却不少。

  刘丹说,目前一些所谓的养生信息不仅无益,而且有害。如一天只吃3个苹果减肥的“替食减肥法”,隐性伤害就很大,正常年轻女性一天需要200多大卡的能量,不吃主食摄取能量不足,使得大脑正常运转困难,内分泌失调,影响正常的工作学习。长期进行替食减肥还可能导致抵抗力减弱、酮酸中毒或低血糖。

  养生信息七拼八凑,背后隐藏着巨大的商业利益

  福建方圆律师事务所的李桂香律师认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中华传统历来注重养生,我国在“非典”之后,保健养生市场逐渐形成。而且,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不断出现,刺激着公众的敏感神经,一些虚假养生信息打着健康旗号,乘虚而入。微博、微信等社交新媒体因为成本低,人人都可当“专家”,已经取代短信等传统方式,成了虚假养生信息

  的主要滋生地。

  记者发现,有不少养生信息是由养生机构发布,这些养生机构借此来提高关注度。实际上,养生信息不过是七拼八凑而来,为了吸引眼球,有的还冠以“偏方”、“秘方”等字眼。但是,很多人不懂养生知识,无法辨别信息的真假,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加上网络上只要点击几下就能轻松传播,使得很多假信息四处传播。

  据福州市晋安区工商局工作人员介绍,其实,发布大量养生信息不过是一些商家“借鸡生蛋”的把戏,执法人员已经查办过不少这样的案例。近日,北京华康益寿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就在网上大吹“虾橘素”的养生功效,引起关注,乍一看像回事,但是私底下却大肆推销“三无”保健产品,福州的郭先生就上当了,白花了5982元。

  “养生是人们关注的热点,发布养生信息容易赚人眼球,粉丝多了,就有了卖点,相当于免费广告,个人可借粉丝大做文章,比如植入广告来谋利等,机构可直接推销养生产品。”一名业内人士透露。果如其言,不少微博大V用户(微博认证用户)还特意标明“商务合作”、“访谈”、“约稿”等字眼,微博用户“徐氏瘦身养生堂”插播了不少美白、健康水杯等广告。一家养生堂竟植入四件套、运动鞋等广告。

  记者尝试联系粉丝数为300多万的微博用户“养生百科”,该用户告诉记者,现在许多商家发广告,都会选择由知名微博直发或转发,这样的软性广告比较隐蔽,可覆盖大量粉丝,效果很好,一条广告直发收费240元,转发的每条收费220元,收费并不低。

  养生信息在新兴社交媒体不断传播,给监管带来难题

  李桂香律师说,如果由于个人主观上盲目相信不明出处的流言,造成身体、财产上的损失,将无法得到法律保护。目前,虚假养生信息泛滥,如何监管它们,显得尤其重要。

  但是,目前监管还是一片空白。记者采访了省通信管理局,他们称只负责对企业媒体的网络准入备案,无法监管企业媒体在网络上发布的具体内容。

  省卫生厅表示,2009年,卫生部虽然出台《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但是只是针对网站提供的医疗保健信息服务,微博、微信作为新兴事物,从国家到地方,目前还没有具体的管理办法,因此无法监管。

  记者了解到,目前养生信息的监管还处于自查自纠阶段,主要依靠微博、微信的平台管理人员。

  据新浪微博客服人员介绍,在微博上所发布的信息首先要经过系统敏感词检测,若发现敏感词后会再经过人工检测,确保微博内容不侵害他人的合法权益,不危害公共安全。如果发布的是明显的广告信息或已证实虚假的养生信息将被屏蔽,若是长时间发布虚假养生信息,微博账号将会被停用。

  “新媒体平台需要‘知名人士’以提高点击率,‘知名人士’也需要微博这个平台,利益双赢,如何进行监管?而且,管理这些信息的人员需要熟悉医疗卫生管理法律和医疗卫生专业知识,平台管理人员如何具备这些知识?”对于网站自查自纠的管理手段,李桂香律师一连发出两个疑问。


  对此,专业人士建议:对于网上消息,首先要查看信息来源是否为正规媒体。二是要对信息内容进行多方求证,面对各种医疗保健信息,一定要有基本的批判和怀疑的精神,多询问身边的医务人员和专家,不要盲目相信,特别是育儿方面的信息一定要求证。三是可以直接关注一些养生方面的活跃临床医生,而不是从其他不明的途径去获取养生知识。不过,也要注意专家的背景,是否为国家正规批准的医院在职医生,是否具有执业资格,所传播的养生信息是不是其擅长或主攻的研究领域。四是要注意辨别商家打出的各种伪装巧妙的广告。如果在养生信息中明确地提到某个产品名称、某家民营医院的名称,公众就要注意了。

netea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