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运动养生 > 第三十七回 春季养生 运动调理

第三十七回 春季养生 运动调理

时间:2018-01-06 13:39  来源:  阅读次数: 复制分享 我要评论

《让你不生病》主编廖利平提示:春季,天气转暖,人体内的阳气经过一冬的闭藏,会随着春阳生发之势而动,这时应该多参加一些户外锻炼。另外,春季虽然天气已经开始转暖,但气温还是很低,所以锻炼时要注意,肢体不要过于裸露,以免造成关节方面的损伤。其次,锻炼最好的时间是在黄昏和晚间,因为太早到户外运动有很多弊端。

1、多伸懒腰

祖国医学认为,人卧血归于肝,人动则血流于诸经,经过一夜睡眠后,人体松软懈怠,气血周流缓慢,方醒之时,总觉懒散而无力。若舒展四肢,伸腰展腹,全身肌肉用力,并配以深吸深呼,则有吐故纳新、行气活血、通畅经络关节、振奋精神的作用,可以解乏、醒神、增气力、活肢节。同时,激发了肝脏功能,符合春季养肝之道,所以提倡春季早起多伸伸懒腰,以解春困。功效与之相同的是广播体操的扩胸运动和体转运动,或是八段锦中的双手托天理三焦。在运动时可以适当加做这几个动作。

2、踏青出游

寒冷冬季里,人体处于闭藏的状态,外出活动减少,人际交流少,脏腑功能闭而不展。而春天的郊野,空气清新,花红叶绿,百鸟争鸣,此时出外踏青,有助于脏腑功能的舒展,各脏腑机能逐渐生发,置身于如此优美的大自然怀抱,心情自然舒畅起来。而且自古以来,人们就有踏青春游的风俗,所以踏青出游不失为春季养生的好方法。

3、放风筝

春季放风筝是集休闲、娱乐和锻炼于一体的养生方式。一线在手,举首仰目看风筝乘风高升,随风翻飞,实在是一件快事。风筝放飞时,人不停地跑动、牵线、控制,通过手、眼的配合和四肢的活动,可达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强身健体的目的。看风筝高飞,眼睛一直盯着风筝远眺,眼肌得到调节,疲劳得以消除。中医讲肝开窍于目,养护眼目则肝气得以舒展和保养。

4、勤练八段锦

肝主疏泄、主藏血、主情志,开窍于目,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在志为怒,健身气功八段锦中第一节双手托天理三焦、第二节左右开弓似射雕以及第七节攒拳怒目增气力,通过一系列伸展、旋转、出拳等动作,可达到疏肝理气、升阳通脉、调畅情志的作用。

5、多做户外活动

所谓户外活动,就是指在室外、庭院、公园、大自然中的一些运动,如钓鱼、赏花、慢跑、练气功、打太极拳等。室外空气中有丰富的负氧离子,是促进生物骨骼生长的好养料,它虽见不着摸不着,却无时无刻不在“飘游”,对预防儿童佝偻病和中老年人的骨质疏松症都十分有益。

此外,在运动当中,要因人而异,量力而行,选择合适于自己身体状况的运动方法。在运动过后,如果衣服潮湿的话,要及时更换衣服,以防着凉感冒。运动的时间最好选择在黄昏和晚间,春季锻炼时强度不宜太大。若运动量过大,则会使津液消耗过多,损伤阳气。另外出汗过多,毛孔开泄,易受风寒。

下一回预告:第三十八回 春季养生——药物调理

第三十七回 春季养生 运动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