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运动养生 > 太极 > 孙骁骥:房企要套现跑路?这其实是房地产的新套路

孙骁骥:房企要套现跑路?这其实是房地产的新套路

时间:2018-01-02 08:42  来源:  阅读次数: 复制分享 我要评论

内地的房地产赌局,正在经历一场新的洗牌和清算。

据传媒报道,房企在近期纷纷抛售资产。据初步统计,仅仅在11月就有包括招商蛇口、中航、中海等在内的11家具有央企国企背景的房企密集抛售资产,出售标的总金额约560亿人民币。

孙骁骥:房企要套现跑路?这其实是房地产的新套路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最引人注意的,莫过于华侨城,其三笔资产挂牌转让包括5.04亿元出售深圳南山11栋别墅、13.95亿元转让重庆公司51%股权、56.8亿元转让北京丰台帝王专案51%股权。此外,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也有大笔抛售动作。其下属的中航地产10.6亿元抛售中港城置业的全部股权,中航国际控股则抛售中航万科60%股权。

今年以来,这种卖股权、卖资产,大笔套现的现象屡屡出现。

地产商们靠“地产霸权”牟取暴利,平时虽招人嫉恨,但他们的一举一动都有可能预示着经济的动向,十分引人关切。如今,内地各大房企都在学李嘉诚变现名下资产,此举难免使人们担忧:房企貌似要跑路,不知来年房地产是多是空?如果房地产市场整体看空,对于中国经济整体而言意味着什么?

一,房屋开发成本依然高企,融资愈发困难

内地房产调控政策威力强劲,致使房地产“两极分化”的趋势不可扭转,并购整合的数量在未来还将增多。无论是公司战略层面还是具体项目实际运作层面,预计接下来房企股权转让交易现象不会减少,“大吃小,强吞弱”仍然是房企的常态。

众所周知,地产业一般是先用自有资金拿地,然后借助银行贷款等融资方式开发建设,再通过预售款的方式维持现金流,保证正常运转。问题就在第二、第三个环节。一旦开发成本过高,销售利润减低,而银行的贷款同时收紧,地产商就有玩不下去的可能。需知,中国的大部分地产商背负的债务比例都相当高。

从当前地产债的到期时间分布看,2019年将开始逐渐进入偿债高峰期。2018年6月份之前有500亿元左右债券到期,2018年下半年到期941.7亿元。从2019年开始,每半年就有超过1000亿元的债券到期,2020年6月到2021年6月期间,每半年的债务到期量超过2000亿元。

看来,债的压力是够大了,但问题是钱从哪里来呢?

据21世纪经济报的统计,今年前11个月,公司债融资总规模,较2016年全年下降91%;除恒大以外的中国房企融资总额则为7254亿元,较2016年全年下降31%。而把眼光投向海外融资的房企业也明显受到了美联储升息的影响,海外融资总量虽然有所提升,但融资成本受利率上浮影响而急速增加。融资的路子是越来越难。

那么,如今房企靠卖房又能拿到多少钱?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中国新建房屋的同比价格自2017年1月以来,一直呈现下降趋势,从年初的增长12.4%,一路下跌到11月的5.1%。到2018年1月,新建房屋的同比价格变化,应该会进一步下降到2%左右。房价的空间是越来越小,但是地价、税费等等一系列土地开发成本并没有下降。因此,利润也必然是越来越薄。

债多钱少,这是地产业的普遍写照。可以说,没有深厚的资金实力和背景的地产玩家,现在根本没有资格玩房地产。

根据中信建投的报告,中国内地房企前10家今年上半年拿地面积占比已达到总量的23%,较去年底提升8个百分点。在一二线热点城市来看,排名前10的房企在20个重点城市拿地集中度高达27%,比2016年翻倍。而相比于大房企的大块吃肉,小房企的处境是连汤也喝不上。

如此高的集中程度,十分类似于香港的地产格局。如从香港七家较大规模房企当前市场份额来看,市场占有率最大的两家房企长江实业和新鸿基地产,其市场份额已分别达到20%和16.2%,而七大房企于2017年上半年的市场份额也高达62%,与内地的格局高度一致。所以说,内地经济香港化,并不是一个比喻,而是活生生的现实。

两极分化之下,小房企死,大房企生。生死之间,完成一个循环。

二,地产商没有跑路,而是在玩新的套路

任何一个产业,越是高度集中化,越是有利于宏观调控,方便管理。房地产也是如此。过去,地产受调控影响很深,地产资本更为集中化的今天,这种政策影响将进一步加深。

这种影响可以一言以蔽之:中国的房地产,本质就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货币周期游戏。一松一紧,松紧相继,有点类似于道家的太极图。

一般人只知道中国这十年来货币大放水,导致M2总量与房价比翼齐飞,却不知道在广义货币“泄洪”的基本盘之下,房地产周期也是体现出了松紧相继的太极图形态。

今天,地产商们都在诉苦:现金不足、流动性不足。这种抱怨其实一点也不新鲜,早在2008年,中国的地产商们也面临和今天类似的问题。

彼时,央行多次提高存款储备金率,造成地产融资困难、资金紧张,有46%的地产股有巨大债务风险,18家公司债务风险极高。当年的潘石屹就用“金融环境非常非常困难”来形容2008年的房地产市场。

今天看来,这种形容是不是很讽刺?众所周知,随着第二年的“四万亿”以及其诸多衍生品被投向市场,房地产这只饿坏了的老虎被放出笼子,中国的房价随之迎来了历史上最高涨的时代。把这只地产老虎捉进笼子又放出来的手,就是金融货币政策。

在中国房价“放卫星”的十年,这只手也从没闲着,货币政策忽松忽紧,由此产生了所谓“地产周期”。这种周期实际上是人为制造的,它的作用就是告诉地产商:只要我愿意,可以随时将你关进笼子,让你的流动性枯竭;同时也可以按照意愿再释放流动性,让你活下来。

这等于就是一种警告与驯化,像马戏团的驯兽师在训练野兽。这么多年下来,房地产也被驯服得非常听话。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