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健康新闻 > 健康资讯 > 板栗渗透到宽城人生活的各个方面 形成独特的板栗文化

板栗渗透到宽城人生活的各个方面 形成独特的板栗文化

时间:2018-11-26 11:00  来源:农民日报  阅读次数: 复制分享 我要评论

    宽城板栗有着3000年的栽植历史,相关文字记载可追朔到东汉时期。宽城人种板栗、吃板栗,板栗渗透到宽城人生活的各个方面,形成了独特的板栗文化,体现在饮食、婚丧嫁娶、祭祀等各种日常生活中。
  在生活中,板栗是吉祥的象征,喻示吉利、立子、立志和胜利。拜师、求学、升迁、商号开业,嫁娶庆寿,宽城人都以栗子相赠,以祝其大吉大利。男女婚配洞房,炕上的四角都要摆上栗子,以示吉祥,并祝愿早早生子。在日常节庆中,端午节吃粽子,八月中秋吃月饼,腊月初八喝腊八粥以及春节的夜年饭,栗子都是必不可少吉物。同时,供奉祖先、祭奠先人,也都把栗子作为首选之物。这样的习俗传统自古一直延续至今。所以,尽管人们都知道栗子是爷爷种孙子吃,但宽城人却把它当吉祥之物,一代接一代地发展至今。
  古人关于板栗的文学创作非常多。如宋代散文家苏辙有“老去自添腰脚病,与翁服栗旧传方。来客为说晨兴晚,三咽徐收白玉浆”的诗句,诗中对栗子的食疗功效进行了形象的描述。南宋诗人陆游也曾在《老学庵笔记》中对糖炒栗子作了生动的记述,诗中写道:“齿根浮动欲我衰,山栗炮燔疗食肌。唤起少年京辇梦,和宁门外早朝时。”明代诗人吴宽《煮栗粥》:“腰痛人言食栗强,齿牙谁信栗尤妨。慢熬细切和新米,即是前人栗粥方。”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栗子的钟爱,也道出了栗子粥能补肾气、益腰脚之功效。康熙45年,康熙途经宽河城,正值板栗成熟,食后赞曰:“天下美味也”。清代乾隆皇帝一次吃过糖炒栗子后龙颜大悦,写下了《食栗》诗:“小熟大者生,大熟小者焦。大小得均熟,所待火候调。惟盘陈立几,献岁同春椒。何须学高士,围炉芋魁烧”,诗中所言板栗即为宽城板栗。此后,朝廷先后在宽城设立皇庄30多个,向内务府供应粮油及特产,其中最受皇帝和太后们喜爱的就是宽城板栗。
  宽城板栗栽植历史悠久,留下了大量的板栗古树,其中百年以上的古树就有10万余株,素有“天然氧吧,古树王国”的美誉,其中两株树龄更是达到了710多年,被专家誉为“中国板栗之王”。依托万亩有机板栗标准化基地的优美环境、古树密布独特的资源优势,近年在保护的基础上,宽城县将文化宣传展示与休闲农业发展有机结合,从“种植+研发+加工+旅游”全过程入手,对板栗相关产业进行整合、提升,既为休闲农业发展提供资源载体,又有效带动遗产地农民就业增收,推动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
  几年来,宽城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人文景观建设,弘扬地方美食文化,强化景区旅游功能,建设独具特色的板栗艺术园、风味美食园和民俗风情园,将板栗基地打造成为高品质、多功能的特色休闲旅游胜地,每年通过赏花、采摘、观光、美食等节庆活动,吸引四面八方游客,在欣赏板栗采摘文化节上独具民族特色的文艺演出之余,还可到板栗园体验并参与板栗采摘活动,与栗农一起分享丰收的喜悦。宽城板栗采摘节为宽城县推动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又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2018年宽城艾峪口“板栗采摘文化节”入选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100个乡村特色文化活动。
  几年来,通过“一镇一特色、一镇一风情、一镇一产业”的打造,宽城旅游连点成线、连线成面、连面成区,形成了“全景、全业、全时、全民”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同时,在特色小镇的带动下,宽城在旅游环境提升、产品开发、宣传营销等多方面持续发力,旅游服务档次和水平显著提升,每年吸引着四方游客在栗林花海中感受浓浓的栗乡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