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中医养生 > 甘肃陇西:积极打造“中国药都”中医药撑起助农增收“半壁江山”

甘肃陇西:积极打造“中国药都”中医药撑起助农增收“半壁江山”

时间:2018-10-14 12:21  来源:  阅读次数: 复制分享 我要评论

陇西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定西市中部,总面积2408平方公里,其中农业人口43.3万人,耕地面积165.95万亩,农业人口人均占有耕地3.83亩,是全省43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和国家六盘山连片特困地区贫困县之一。

近年来,陇西县委、县政府抢抓国家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发展规划和甘肃省全力支持陇药产业发展的良好机遇,充分发挥“中国药都”的品牌效应,致力于建设“丝路重镇李氏源、千年药乡养生地”,注重文化旅游与中医药文化的深度融合,中医药产业对全县财政和农民的收入贡献率都接近三分之一,中医药增加值占到了全县工业增加值的“半壁江山”,中医药产业已真正成为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首位产业。

建基地 提品质 积极推进种植标准化

陇西属温和半干旱季风气候区,生态环境呈多样性,与中药材本身的生物学特性相吻合。受益于良好的自然禀赋,陇西中药材无论在品种上,还是在种植面积和产量上,都形成了明显优势。

目前,全县已普查到种植品种310种,在全国统一普查的363个主要品种中,陇西有96种,占全国的26.4%;常用的130多个品种中,陇西有93种,占全国的72%。全县种植面积稳定在35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21.1%,种植面积居全国县区首位。

与此同时,陇西县坚持把标准化种植作为产业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突出“有机、绿色、道地”品牌,依托甘肃省现代农业示范园——中国药都·陇西药圃园,积极开展新品种引进示范、提纯复壮和野生品种驯化等工作,积极建设西北最大、全国一流的中药材种质资源保护库。

值得一提的是,陇西县以“公司牵头建基地、协会搭桥连农户、技术部门搞指导、乡镇配合抓面积、县上适当拿补助”的运作模式,鼓励制药企业建立标准化药源基地,每年筹措专项扶持资金400多万元,建立标准化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5.5万亩、标准化种植基地19万亩,从源头上保证了中药材道地品质,被国家工信部确定为“国家级中医药原料生产供应保障基地”。

建园区 搭平台 积极推进加工精深化

为了使精深加工作为提高产业附加值、提升产业效益的重要环节,按照“园区承载、龙头带动、技术支撑”的工作思路,近年来,陇西县以打造“中国药都”为目标,按照“一主两副”的总体布局,建设了占地9平方公里的中医药循环经济产业园。

“一主”即巩昌中医药精深加工区,规划占地面积5.2平方公里,主要以中药材深加工为主,分为饮片提取区、综合制药区和配套服务区三大片区。“两副”即文峰分园区和首阳分园区,文峰分园区规划占地面积2.4平方公里,主要以中医药批发市场、仓储物流为主;首阳分园区规划占地面积1.5平方公里,分别规划建设地产药材交易市场和饮片加工园区,主要进行道地药材交易及初加工。

目前,陇西县中医药循环经济产业园已累计投入建设资金35亿元,完成基础设施投资近12亿元,全面完成了园区的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先后引进入驻知名中医药加工企业27家,2017年园区实现产值21亿元。

同时,作为全省中药配方颗粒生产先行先试工作试点县,陇西县积极推动具备生产条件的相关企业开展中药配方颗粒先行先试生产,促进中医药加工产业向现代制药产业转移,其中一方药业率先开展中药配方颗粒制剂生产试点,年产4亿袋中药配方颗粒制剂生产线于2017年3月投入生产。2011年,园区被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确定为全国首批8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

在园区的聚集辐射带动下,全县较大规模的中药材加工企业达到52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10家,通过GMP认证的企业24家,个体加工户3800多户,年加工转化各类中药材35万吨,安排就业5000多人,中医药加工基本实现了由初级切片向饮片炮制、有效成份提取、成药制造、保健品开发全产业链的拓展延伸。同时,根据甘肃省关于推进特色小镇建设的指导意见,陇西县以中医药产业为核心,以“中国饮片城”为目标,下一步将把首阳镇打造成具有明显产业定位和独特功能的中药材小镇,形成具有产业、旅游等功能的综合性发展平台。

重培育 强监管 积极推进市场专业化

为积极推进中医药市场专业化,陇西县充分发挥“天然药仓”的自然气候优势、“陇上旱码头”的交通区位优势和“千年药乡”的产业基础优势,立足优势抓招商,积极鼓励启民资,依托并整合原有文峰和首阳两个药材市场资源,结合陇西中医药循环经济产业园规划,由甘肃江能医药科技集团投资4.9亿元,在首阳镇规划建设了占地200亩、总建筑面积5.3万平方米,集公共服务中心、检测中心和培训中心、中药材交易商铺、原药材交易大棚和现代化江能饮片展销厅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首阳地产药材交易市场。目前一期工程已建成运营,可满足3000多个固定商户和2000多个摊位经营户正常交易,每到逢集参与交易的群众达5000人以上,年交易原药材和饮切片50万吨,年交易额达百亿元。

特别是2018年1月份正式上线运营的甘肃中药材交易中心,通过运用“互联网+中药产业+金融服务+现代物流”的服务模式,有效解决了产业上下游客户信息不对称、商品质量不确定、融资难、交易成本高等问题,实现优质中药材资源共享。

截至目前,全县有各类中药材交易市场23处,建成惠森集团“药材盈”等中药材电子商务交易平台3个、专业信息服务网站13个、电子商务应用企业40家,各类个体网店440多家,发展货运信息中介组织58家、运输专线30多条;中药材经营企业500多家,其中77家通过GSP认证,18家获得自营进出口经营权证,本地营销人员达3万多人,常驻外地客商2000多人;年可集散各类中药材1000多个品种,年交易量100多万吨,交易额达200多亿元,在全国市场上的占有份额达到20%以上,党参、黄芪等部分品种占到全国一半以上。

另据记者了解,下一步,陇西将聚焦打造“中国药都”目标,深入实施“双百五十”工程,坚持以“种植标准化、加工精深化、市场专业化、仓储规模化和产品品牌化”为方向,健全完善大宗中药材追溯体系和中医药保健品研发、休闲度假服务业融合发展的产业体系,高标准推进中医药循环经济产业园和首阳特色药材小镇建设,发挥区域优势,突出产地特色,对接国际市场,拓展产业链条,全力促进陇西中医药产业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力争将陇西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药源保障基地、全国知名的中药材加工转化基地、科技孵化基地、循环改造示范基地、现期货交易中心和全国最大的中药材仓储物流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