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养生人群 > 男性 > 湘南瑶乡,“嫁郎”的风俗为何愈演愈烈?

湘南瑶乡,“嫁郎”的风俗为何愈演愈烈?

时间:2018-10-14 03:23  来源:  阅读次数: 复制分享 我要评论

湘南瑶乡,“嫁郎”的风俗为何愈演愈烈? 2018年10月14日

湘南瑶乡,“嫁郎”的风俗为何愈演愈烈?



新田县门楼下瑶族乡两江口水库,小桥岭三个瑶民到水库拍照,穿着盛装。图/记者唐兵兵

湘南瑶乡,“嫁郎”的风俗为何愈演愈烈?



盘仲强的银链上挂满了日常工具,可以挖耳朵,扯胡须,剔牙。 组图/周伯勋

湘南瑶乡,“嫁郎”的风俗为何愈演愈烈?



鸡公鞋,手工制作需要一个星期的时间。

湘南瑶乡,“嫁郎”的风俗为何愈演愈烈?



9月28日,盘仲强和李春莲在集镇上。

湘南瑶乡,“嫁郎”的风俗为何愈演愈烈?



九峰山,一片杉木林。

湘南瑶乡,“嫁郎”的风俗为何愈演愈烈?



小桥岭村的老屋,已经无人居住,用来养鸡了。

湘南瑶乡,“嫁郎”的风俗为何愈演愈烈?



中秋节的粽子,不管是中秋还是端午都有包粽子的习俗,长形的,当地人称之为枕头粽子。

湘南瑶乡,“嫁郎”的风俗为何愈演愈烈?



永州新田县门楼下瑶族乡位置示意图。

湘南瑶乡,“嫁郎”的风俗为何愈演愈烈?



小桥岭村,在晒酒曲的农户。图/记者唐兵兵

新田县,位于湖南南部、永州东部。从桂阳流峰收费站下高速,还有40分钟的车程,才能到达县城,国道有国道的风景,两旁的稻田已经是一片金黄,一阵风过,稻穗像浪一般,在夕阳的掩映里显得格外壮观。

从县城通往门楼下瑶族乡的乡间公路,却少有秋色。常绿的杉木林、竹海,田地少的山区,年轻人多半外出打工,老人们已经放弃了晚稻种植,秋天里最普遍的农作物是红薯。大瑶山的秋天,也是绿色的。

不必依靠一片金黄,山里的瑶民自有独特打扮秋天的方式。对于他们而言,秋天是早上多喝一两杯早酒,抵御秋寒;是中秋节的浓浓粽香,是寨子里无处不在的酒曲香气,是柴灶里弥漫的烤红薯味道。如果你听得懂瑶家山歌,在一片绿色的秋天里,你同样可以听到他们秋天收获的喜悦。

撰文/本报记者唐兵兵

赶圩,曾是瑶族最浪漫的集会

9月28日,一阵秋雨里,我们从新田县城进入门楼下瑶族乡,足够幸运,刚好赶上门楼下逢八逢十的圩日。早上九点半,我们还未到达集镇,已经在路上遇到不少赶圩归家的人们,为了节约两块钱的车费,大多数老人选择步行回家。“现在村里都是些老人,起得早,集市也就散得早。”曾庆国在门楼下乡政府工作了十年,他早已见怪不怪,只是提醒我们快些前行,以免错过了难得的热闹。

见了戴着顶板的当地老人,摄影师周伯勋总是忍不住下车,用刚学的新田官话跟人套近乎,就开始调摆起老人的姿势,老人格外配合,放下手里的鸡和瓢盆,甚至在一阵微雨中把伞收了起来,只是,面对相机,她们难免拘谨,不管摄影师如何逗笑,依旧是一脸的严肃。或许,对于她们而言,照相原本就是件极其庄重的事情。

“怎么没人背背篓呢?”对于周伯勋而言,瑶民缺少了背篓,多少是一种画面上的遗憾。当地瑶族人似乎从来没有背背篓的习惯,不管多少货物,一根扁担或木棍、一条绳索就足够应付。手巧的瑶族人,用绳索串联起锅碗瓢盆,也串联起各种零散的物件,用扁担或者路边砍一根木棍,两肩轮换着,悠悠上路。

我们到达集镇时,已经错过了最热闹的时节,赶圩的人们纷纷开始散去了。集镇不大,不过约两百米的一条街,商铺只有在赶圩的日子,才会在店铺门前额外摆一个摊,不用招呼、吆喝,甚至连招牌都不需要,乡民自有一张市场的地图,哪里有个银匠铺、哪里可以买到手工的鸡公鞋和民族服饰,甚至哪一户新熏了腊肉准备出售都清楚得很。

“以前赶圩热闹得很,年轻人在集镇对歌斗舞,谈情说爱,就是一场相亲。”84岁的盘仲强是杉木坑人,现在住在镇上,买了中午的菜,时间尚早,并不急着回去,和妻子李春莲悠闲地在街上散步,偶尔拿胸前银链上的夹子扯扯嘴角稀疏的胡须。

赶圩,曾经是门楼下瑶族最为浪漫的集会,寨子里的年轻男女,在赶圩的日子里打扮光鲜亮丽,清好嗓子,并不为购物,而是赴一场约会。在集镇上遇到对眼的人,也不知道是谁先起了头,两队男女就在集镇唱起山歌来,歌里有你来我往的调侃,更多的是真挚的互诉衷肠和无限情思。赶圩后,或者男子一路跟着女子回家,或者约定好下次见面的时间,因赶圩结下的姻缘,延续两人的一生。

“解放以后,在集镇对歌的就很少了,新社会了嘛。”盘仲强扯了一根胡须,摇摇头,似乎怀念那段年少岁月。山里的年轻人多半外出打工,集镇难得见到年轻的身影,那些自由大胆的情歌,也只是老人喑哑的怀念,曾经浪漫的瑶族集镇,似乎已经成为老人消磨时光的集会。

不过,这两年,集镇卖民族服装的生意突然火爆起来。“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举行瑶族婚礼,手工鸡公鞋,300块钱一双,供不应求。”一个做瑶族服饰的老板娘说。然而,浪漫的情歌在这个集镇上也很难再响起了吧。

“我们是两边走,入赘不到一年”

盘仲强和李春莲住在集镇的入口处,儿子在这里建了一栋新房,老两口住在一楼,独立开伙,依旧保持着村里的习惯,用不惯煤气,用柴火做饭。80多岁的老两口身体硬朗,偶尔还会下地,劳作时,孙辈们经常缠着他们唱山歌,两个老人会在地里低声对唱,像是回到年轻的时候。

山歌最后的浪漫,盘仲强和李春莲经历了。虽然没有集市对歌那般热烈,但是也算得上是以歌为媒的自由恋爱,一起走过了60年代漫长岁月。“没搞集体以前,流行换工嘛,每家有事情,就叫上十几个帮工做事,我喜欢叫他,他喜欢叫我。”81岁的李春莲,说起自己的爱情故事,有些羞涩地笑着。

李春莲是祁阳人,新中国成立前,父亲因为躲避抓壮丁,举家迁到了门楼下枫树脚村,一段时间里,甚至隐姓埋名,李春莲就出生在那里。1952年,盘仲强到枫树脚村做事,被李春莲家叫去帮工,“挖土,种玉米”。众多的帮工人中,李春莲很快就记住了这个踏实肯干的小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