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运动养生 > 瑜伽 > 那些留在家乡的青年后来怎么样了?

那些留在家乡的青年后来怎么样了?

时间:2018-10-11 19:05  来源:  阅读次数: 复制分享 我要评论

  他们是人们口中的新生代,大多是90后,甚至还有00后;他们生活在中小城市和县镇里,有人得意于当下的安稳,有人还在寻求上升的机会……他们的经历不尽相同,却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小镇青年。

  在社会急剧转型的今天,小镇青年依然徘徊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找寻未来奋斗的方向。但风不会总往一个方向吹,一百个小镇青年就会有一百种可能。

  比起奔波在北上广深并承受着巨大压力的城市青年,小镇青年选择留在家乡,拥有了一种与一二线城市青年截然不同的生活状态。

  打开这份小镇青年图鉴,我们看到的是祖国各个角落里,属于小镇青年的喜怒哀乐。

  1

那些留在家乡的青年后来怎么样了?

 

  “阿牛哥”特意将衬衫熨得很平整,一改往日在快手上夸张幽默的行头和姿态,在众人的注视下穿过观众席,走上快手行动“幸福乡村”创业学院开幕式的舞台。他尽量让自己的每一步都走得稳一些,这样看起来或许没那么紧张。

  他接过主持人手中的话筒,尽管心里没底,但还是瞄了一眼台下的观众。他深吸一口气,起了个范儿,说:“哈喽,欢迎大家来到我的直播间。”被“阿牛哥”这么一逗,原本有些严肃的会场瞬间变得轻松起来,“这是个特殊的直播间嘛!”他这样回应大家的笑声。这下他真的不紧张了。

  台下的“雪莉”也忍不住笑了。她还是和平时一样,拿着手机拍拍这个,拍拍那个,时不时环绕四周,拍个全景,录个视频。她还是那个拥有纯真笑容、对周围的一切都感到有趣而美好的“雪莉”。

那些留在家乡的青年后来怎么样了?

 

  创业学院开幕式的地点在北京,清华大学,在这之前,他们从未想过自己有一天能走进心目中的最高学府进行商业模式的学习。他们的学习机会,是通过快手走红并努力带领乡村摆脱贫困而获得的。

  “阿牛哥”和“雪莉”都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天柱县的小镇青年。“阿牛哥”本名杨武元,是快手上不折不扣的喜剧明星。他的同乡袁桂花(快手昵称:爱笑的雪莉吖)也是快手上的红人,两人经常联袂出演一些灵感来源于生活的幽默段子。

那些留在家乡的青年后来怎么样了?

 

  早年,杨武元也曾外出务工,但事业不见起色,加之家人需要照顾,他又返乡创业。“以前乡村是‘落后’的代名词,现在大家通过网络,看到了这里的空气、景色、食材,发现乡村其实是令人向往的地方。”目前,他在家乡贵州天柱县开的早餐店已有四家连锁店,年收入近80万元。快手上积累的知名度也为他的早餐店带来很多客流。

  “阿牛哥”总是把自己的头发剪得长短不一,似乎是为了和他那口参差不齐的大白牙相呼应,他在快手上演剧时喜欢穿着花短裤搭配背心,挑高的眉毛很是吸引人,跳起舞来也完全没有偶像包袱。

  “雪莉”虽然会配合“阿牛哥”的演出,但更多时候,她展示出的生活图景几乎完全符合人们对美好乡村的想象:将自家的葡萄洗净,去藤,一颗颗加入酿酒专用的酒缸里,洒入冰糖,封上保鲜膜,待佳酒酿成,香味似乎能传到屋外好几里;把木板打磨抛光,根据自己的脚型将其锯成鞋底,嵌上手工编织的藤条,再点缀上路边刚摘的野花,一双农村人字拖便大功告成……

  袁桂花参与“快手的500个家乡”活动#晒家乡#

  如今,餐饮生意初见规模的杨武元还与袁桂花共同组建合作社,联合三门塘村33户贫困农户一起种植特色水果——血藤果。他希望借助自身创业积累的丰富经验,配合自己和桂花在快手上积累的粉丝市场,把血藤果产业真正做出规模,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

  要知道,杨武元和袁桂花在快手上的粉丝加起来已经突破497万,是他们所在的人口不足40万的国家级贫困县天柱县总人口的12倍。

  “虽然大家现在都出去了,但我现在明明能在家过得好,我为什么非要去外面?”袁桂花说。

  2

  格绒卓姆选择留在最接近自然的地方,这里是她的家乡。

  她用手指轻轻拨开地上的松叶,再顺着松茸生长的方向,一点一点松开松茸旁的泥土,直到一颗完整的松茸顺利从土壤中离开。她弹去松茸身上的泥土,小心翼翼地收入囊中,再将方才拨开的松叶和泥土堆回原来的位置。

  格绒卓姆的丈夫、母亲甚至是她那还说不清话的女儿都是这样做的,这是藏民与他们敬重的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式,也是他们与那些单纯为了获利而收购珍贵药材的经销商最大的不同。与其说很少有人愿意在如此恶劣的条件下亲自采集松茸、虫草,不如说是像格绒卓姆这类的藏民以这种方式守护着生养自己的土地。

  格绒卓姆今年22岁,是四川甘孜州稻城县赤土乡贡沙村的一名藏族小镇青年。稻城,位于四川省西南边缘,汇集了绝美的雪山、冰川、草地、湖泊和河流,被誉为“蓝色星球上的最后一片净土”,是主要的藏民聚居地之一。

  稻城县的土壤质地差、岩石碎块多,土壤缺乏养分,然而这片土壤却包含了丰富的植物资源,尤其是珍贵的野生中药材虫草、松茸等,这对藏族同胞来说是一笔天赐的财富。尤其在稻城的旅游淡季,采集并销售山上的药材是藏民为数不多的谋生方式之一。

  格绒卓姆从山上砍下一些枯树枝,捆成一捆背在肩上,辛苦跋涉到石山上相对平坦的地方。这个地方不像是适合人住的地方,却有简陋的棚架一类的东西。格绒卓姆把刚背来的树枝铺在地上并踩平,做成她口中的“高级席梦思”。她说,挖虫草的时候要这里住一个月。在这个海拔4500米的地方,没有电也没有无线网络覆盖,唯一的资源是太阳能。

  她还有另一个更广为人知的名字,叫“迷藏卓玛”,这是她的快手昵称。卓玛热衷于将稻城的美景、藏民的日常生活和自己采集虫草的过程拍成视频,分享给稻城外的人们。由于地理环境较为恶劣,稻城的很多地方甚至只有微弱的信号,因而她手机里的很多视频,都是下山之后才找到信号上传的。

那些留在家乡的青年后来怎么样了?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