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运动养生 > 太极 > 记忆;40条马路见证上海改革开放40年

记忆;40条马路见证上海改革开放40年

时间:2018-09-30 17:29  来源:  阅读次数: 复制分享 我要评论

中山东一路:风从海上来,她的名字叫外滩

记忆;40条马路见证上海改革开放40年

1980年代的外滩
(资料图片)

记忆;40条马路见证上海改革开放40年

今天的外滩
(视觉中国)

记忆;40条马路见证上海改革开放40年

1927年建成的海关大楼,最出名的为顶部的钟楼。这曾是外滩最高的建筑

记忆;40条马路见证上海改革开放40年

从1970年前后开始,外滩晨练的打拳人渐成传统。晨光熹微下,马步、鹤立,大家端庄地划动双臂,寻找内心与外在的平衡(视觉中国)

记忆;40条马路见证上海改革开放40年

雨后的外滩别有一番风情(东方IC)

本报首席记者 王彦

延安路高架西向东,过了河南中路上方,车流顿时一缓,那是司机们的默契。穿过外滩中心和中汇大厦的合围,视野里便是黄浦江畔最出名的电子屏了。许多时候,巨幅的“我爱上海”投进眼底,万千心事钻出来。

极少有人真正住在外滩,但几乎没有新老上海人会说自己对外滩毫不熟悉、毫无感觉。就像游客都认为,要背靠小陆家嘴天际线、面朝万国建筑博览群拍张照,才算来过上海。

这个极具标识度的地方,与其说她是一条北起外白渡桥南至延安东路、真名叫作“中山东一路”的马路;不如讲,那条面朝水、背靠“山”的堤岸,天然连着城市的乡情、历史。关于外滩,人们会在生命的不同阶段留下不同的记忆,但有一点是相通的:一代代人都迷恋黄浦江上吹来的风——风里的气息能让人联想到大海。

父亲肩头的风景,江上的笛声呜咽,那是少年心头属于上海的航标

上海的孩子视外滩如家,调用过丰富的感官各自抵达。

久事集团副总裁孙冬琳的描述是金灿灿的:“小时候跟家人在十六铺码头坐客轮去普陀山。翌日迎着朝阳回来,看到外滩就有种回到上海、回到家的感觉。”住过原卢湾区的作家金宇澄对声音记忆别致:“东南风一劲,听见黄浦江船鸣,圆号宽广的嗡嗡声,抚慰少年人的胸怀。”而曾在虹口度过年少时光的评论人曹景行讲述得像则寓言:“当时的有轨电车从外白渡桥上经过,我们在四川北路上车,车行过外白渡桥时意味着下一站就是南京路站了。我们就会很兴奋,它仿佛一座进入上海市中心的大门。”

外滩,确与“上海市中心”的建城史紧紧相连。

近代史记载,上海的城市雏形、黄浦区许多道路的走向,最初都依据“江边堤岸上的小道”亦即外滩的走势而划定。解放上海的各种影像档案也证实,1949年5月,解放军在上海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旗杆就在外滩的海关钟楼之上。1988年12月,上海市政府确定了外滩改造方案,它被称为关乎民生的“一号工程”:道路拓宽,防汛墙外移,新设观景台,建造陈毅广场,在路的最北端、苏州河与黄浦江的交汇处竖起上海人民英雄纪念塔。

而这些,都只是序曲。从2002年到2012年,又一轮外滩综合改造历时整整十年,几乎每启动一项工程,都会牵动千万市民的心。外滩滨水区延伸,景观灯升级,“亚洲第一弯”改造,外白渡桥外迁大修再复位,吴淞路闸桥拆除,外滩隧道建成……从“车的外滩”到“人的外滩”,一条道路几经变脸,对于上海乃至上海的生活,都扮演着里程碑一般的角色。

不过,无论外滩穿梭过多少风云际会,只要黄浦江和万国建筑博览群仍是山水一样沉静,有些东西便不会转移。少年心头属于上海的航标,便会随视觉和听觉记忆,绵延不绝。

比如外滩的灯。上世纪80年代开始,逢国庆节,外滩都是人流向往之地。孩子们坐在父亲踏实的肩头,打量外滩也打量上海的变化。彩灯最是直观,从早年由十几万枚灯泡勾勒出建筑外型,到泛光照明打出水晶宫似的效果,一年赛一年大气。1990年后,陆家嘴改天换地,江对岸的夜景换了身璀璨外衣,与此同时,景观灯也不只是节假日福利。看起来,外滩灯光归于平常。但月色如水时,中山东一路上拉出长长的光影,依旧能谋杀菲林无数。城市不就应该如此吗?最出色的情致,亦是最寻常的风景。

江面上也是相似道理。30多年前,过江难是上海人心头一枚刺,哪怕雾锁申城,职工们为了不被扣奖金,也都蜂拥于轮渡站等候开江。1991年12月,上海市区第一座越江大桥南浦大桥建成通车。就连最普通的上海市民也被新闻普及了“斜拉桥”的概念。多少人家赶到南外滩的终点,登上桥墩,凭栏远眺,与“南浦大桥”几个大字留一张合影。转眼2003年,为世博会而建的卢浦大桥通车时,上海人不再数得清 “南浦、杨浦、奉浦、徐浦、卢浦”的先后顺序。到了今天,黄浦江上已建成12座大桥、14条隧道。可依然有人愿在外滩登上摆渡船,纯粹为了迎风立在船头,任习习江风扑在脸上,带来江水翻腾的味道、海关大钟不疾不徐的鸣唱,或者从汽笛呜咽里,触到年少时的自己。

电视外的“13频道”,前互联网时代的网红炸鸡,小青年心里外滩名叫“潮”

外滩是从何时起被全中国的年轻人视为风尚标识的,很难考据。一个民间视角挺有意思:上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上海出产的人造皮革包可谓时兴货。样式古朴的大小提包和旅行袋,因结实耐用广受欢迎。而包袋上统一的外滩建筑群速写连带“上海”二字,跟随包袋主人们手提肩扛,晃晃悠悠闯入了全国人民的视野。

另一番叙述里,著名的“情人墙”也代表着某种“潮流趋势”。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外观朴素的防汛墙边吸引了城市里大把年轻人。恋人们倚墙谈恋爱,一对挨着一对,相互间距离只有一厘米。如此密不透风的位子,后头还有人“等位”,两个人走了,立刻就有另两个填空。1990年之前,这座城市能供消闲的场所并不多,称得上“亲水空间”的地方更少,加之住房紧张,年轻人恋爱只能逛到江边说说话,千米长堤于是集中了近万对情侣。金宇澄讲,这道壮观的风景相当于上海的人文遗产。陈丹燕则打比方,当时上海能收到12个电视频道,外滩“情人墙”就像编外“13频道”,上演生生不息的甜蜜故事。

有了一动一静两道风景线,“外滩”二字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就这样渐与“潮流”、与“摩登上海”划上等号。而随着改革开放深入,外滩的“潮”或曰“新活力”,已不止于放手去闯、勇敢去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