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养生人群 > 男性 > 陕西榆林1个月刑拘46名真假记者:新闻敲诈成"公害"

陕西榆林1个月刑拘46名真假记者:新闻敲诈成"公害"

时间:2018-09-13 04:55  来源:  阅读次数: 复制分享 我要评论

(原标题:一个月刑拘46名真假记者,新闻敲诈何以成为榆林“一大公害”)

一个月,至少74人被刑拘。

陕西,从8月起,一场针对新闻敲诈的整治行动正在发生。

9月10日,《榆林日报》曾发文,这个夏末,“盘踞”在榆林十多年的“假记者”群体,正在遭受一场前所未有的“寒冬”。

这场行动始于中央办公厅督查组的一份反馈意见。

7月末,在对陕西省作风建设情况开展专项实地督查后,针对榆林舆论环境,中央办公厅督查组提出,“一些真假难辨的记者,反向利用舆论监督机制,借口‘媒体、网络爆料’敲诈勒索地方干部和企业主,有的甚至雇佣一批‘马仔’,已成为当地一大公害”。

之后,陕西全省发起舆论环境集中整治专项行动。

据多地的官方通报,截至目前,已有至少74人被刑拘:榆林46人,西安18人,渭南10人……

据《中国青年报》此前报道及红星新闻调查,约2003年,假记者开始在陕北地区活跃。至今,15年过去,政府也曾多次整治,但为何新闻敲诈仍成为当地一大公害?

手段——

伪造证件、多方走动、索要封口费、网上施压

因为惊人的矿藏资源,1998年,榆林成为中国唯一的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2003年前后,煤价从一吨100元,狂飙至600元。

统计数据显示,直至2012年,榆林在煤炭行业的“黄金十年”里狂飙突进,GDP增长了19倍。

榆林,这座能源之城,成就了无数人的暴富梦想。暴富的梦想以及现实的土壤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假记者混迹其中,成为另类“淘金者”,想分杯羹。

陕西榆林1个月刑拘46名真假记者:新闻敲诈成公害

▲榆林一煤矿门前,多辆半挂车等候运煤。在这片山沟中,分布着十余座煤矿,假记者曾频繁“光顾”。图片来源红星新闻

多位陕北媒体人告诉红星新闻,最盛时,数百名假记者云集陕北,活跃于煤矿或油田周边,紧盯各类事故,然后借机敲诈。

红星新闻梳理往年多个案例发现,其中多位假记者的身份特点相似:男性、小学文化、农民……多份判决文书中,多名被刑拘者曾诉称,见利起意,低价伪造证件,多方走动,伺机敲诈,每单数百上千元不等的封口费。如若事主不就范,就在网上报料施压,或找真记者曝光。

案例——

假记者闯入公安局要求处理办案民警

去年9月,红星新闻接到报料称,榆林定边县某油田发生重大原油泄露事故,随文配发的图片显示,问题极为严重。但红星新闻耗时多日,向定边多部门查证后发现,被举报油田的确发生泄漏事故,但问题并不严重,已处理完毕。后经红星新闻查证,报料中所附图片系报料人将往年网传照片拼凑而成。

目前,针对该举报的多篇贴文,已被删除。

榆林一煤矿刘姓负责人告诉红星新闻,今年6月至8月,严打前,仍有假记者前来骚扰,“两个月,来了5帮人。他们进入公司大门,便直奔办公楼。见面后,便开门见山,说我们煤矿瞒报了事故。”

这位负责人正好负责井下安全,他否认有瞒报事故,“我直接把他们轰走了。”

近年,假记者的敲诈范围开始从企业扩大到政府官员。

延安市宝塔区一副区长就曾遭遇过假记者。《华商报》曾对这一事件进行了报道。

“我是陕报记者吴杰,有人举报你大吃大喝、假公济私、请客送礼,要我曝光你”, 这是无业男子徐某给这位副区长发送的短信。

此后,该男子索要8万元,但最终被警方抓获。

陕西榆林1个月刑拘46名真假记者:新闻敲诈成公害

▲去派出所“捞同行”的假记者站负责人,仅小学文化,长期靠打临工为生。央视截图

更甚者,为了“捞同行”,西安两名假记者竟闯入公安局,称要监督案件办理。在央视报道的视频资料中,提及来访者提供的公函,办案民警忍俊不禁:他们将“检察院”写为“检查院”,将“陕西省”写为“西安省”。他们甚至要求处理办案民警。最终,当地警方深挖出一假记者站。经查,涉案诸人仅小学文化,此前均为无业人员。在看守所登记时,他们“入戏太深”,填写职务时仍写为假记者站负责人。

顽疾——

今年被称为榆林“当地一大公害”

其实,早在2013年,为整治新闻违法活动,规范新闻出版秩序,陕西省委宣传部、省新闻出版局、省公安厅、省工商局、省“扫黄打非”办就决定,从2013年8月20日至11月30日,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打击假记者整治新闻违法活动“百日专项行动”。

2014年,陕西省10部门联合,再次发起针对假记者的专项打击清理行动。一年之内,清理了不合格新闻记者证持证人员近800人,6名持新闻记者证人员被吊销证件,查办新闻敲诈勒索刑事案件11起,25人被判处6个月至6年不等的有期徒刑。

此后每年,在陕西,均有假记者因新闻敲诈而获刑。

但整顿过后,假记者仍猖獗,直至今年,在榆林,这一问题被中央办公厅督查组称为“当地一大公害”。

陕西榆林1个月刑拘46名真假记者:新闻敲诈成公害

▲榆林市政府官网转发《榆林日报》报道,总结该市舆论环境存在的问题。

8月,当榆林再次集中力量整治舆论环境时,《榆林日报》刊文指出:

在榆林,不同层面的社会矛盾问题较为突出。真假记者相互勾结、彼此掩护,使新闻违法行为变得更加隐蔽。

同时,部分媒体落实采编分离制度不到位,过分追求经济利益,将采编业务出租、承包,对新闻违规违法行为听之任之。

近年,自媒体时代到来,人人都是“记者”。微博、微信等平台成为新闻敲诈、爆料、诽谤、造谣的主要场所,管控难度大。而大多数新闻敲诈或网络造谣受害单位或受害人,由于种种原因,宁愿花钱了事,也不愿举报,这给相关部门调查取证带来较大困难,这也是近年来打击新闻敲诈难以取得理想成果的主要原因。

整顿——

榆林一月刑拘46人

前往陕北,尤其榆林的“掘金者”众多,为何新闻敲诈成为当地一大公害?

这要从假记者在陕北开始活跃的那年说起。

《榆林日报》发文称,经济的快速发展引发的各类社会矛盾和问题相互交织、集中呈现,客观上为新闻媒体关注提供了广泛素材,也为不法分子假借新闻采访监督进行敲诈提供了“土壤”。

假记者随之滋生。